欢迎光临好总结范文网
当前位置: > 总结大全 > 教学总结 > 初中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范文(精选8篇)

发布时间:2025-09-26 16:00:02 查看人数:17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范文【篇1】1250字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

知识点总结

一、相交线:

性质: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二、对顶角、邻补角:

1.对顶角: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1与∠2有公共顶点o,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说明:两个角是对顶角必需满足两个条件:(1)有公共顶点;(2)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2.邻补角:如图,∠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条边oa、ob互为反向延长线,显然它们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3.性质:(1)对顶角相等;(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三、有关垂线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说明: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说明:垂线是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不是指垂线段,而是指垂线段的长度。

3.平行线间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性质:(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过直线上一点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3)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地说:垂线段最短;(4)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

1.同位角:∠1与∠5,∠2与∠6,∠3与∠7,∠4与∠8,它们分别在ab、cd同侧,且在ef同侧。同位角呈“f”形;

2.内错角:∠3与∠5,∠4与∠6,它们分夹在ab、cd之间,同时又各在ef两侧。内错角呈“z”形;

3.同旁内角:∠4与∠5,∠3与∠6,它们分别夹在ab、cd之间,同时又在ef同侧。同旁内角呈“u”形。

说明:(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指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2)这三类角都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3)同位角特征:截线同旁,被截两线的同方向;内错角特征:截线两旁,被截两线段之间;同旁内角特征:截线同旁,被截两线段之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八个角中,同位角4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2对。

常见考法

(1)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在中考中必有所涉及,一般是综合其它知识一起考查;

(2)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在中考中一般以填空、作图出现,主是根据要求作出垂线段或用性质解释理由。

误区提醒

(1)对顶角、邻补角以及垂线的概念理解有误;

(2)在复杂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产生遗漏或错认。

典型例题如图,∠bac=90°,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个。

①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②线段ac是点c到ab的垂线段;

③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④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a.1 b.2 c.3 d.4

解析③是错误的,其余的均是正确的,故本题选c

篇1书写经验125人觉得有启发

写总结的时候,得把学到的东西理清楚,这样别人看了才明白。比如说初中数学,知识点很多,要归纳好就得下点功夫。先把书本上的内容过一遍,看看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一般性的内容。重点的东西要详细记录下来,比如代数里的方程怎么解,几何里的定理有哪些,这些都是关键。

有时候,写总结会遇到一些麻烦,特别是那些概念比较复杂的部分。像概率这一块,涉及到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不少,容易搞混。这时就需要多做题,通过题目来巩固理解。题做得多了,脑子里的印象就深刻了,写起来也就顺手些。不过有些时候,可能因为粗心,把该写进去的内容漏掉了,这就得反复检查几遍,确保没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还有就是要注意表达的方式,用词要恰当。比如讲到函数图像的性质,不能随便说它怎么变化,得具体指出它的增减区间,这样才够专业。如果词不达意,别人看了会摸不着头脑。另外,总结不是抄书,要把书上的东西用自己的话整理出来,这样才能加深记忆。

另外一点,总结不要太长,抓住主要的就行。有些同学喜欢把什么都写进去,结果篇幅拉得很长,反而让人看不清重点。所以,在写之前要想好哪些是必须写的,哪些可以简略带过。要是觉得某个知识点特别重要,不妨再多花点时间琢磨琢磨,把它说得更透彻些。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归纳范文【篇2】 4500字

一、怎样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英语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电话是用英语进行的,四分之三的报刊书籍是英文版的。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的一扇窗户,你可以享受到更广泛的资讯。

初中阶段,大家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家会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学好英语。

首先,要抓住课堂这一学习的主要阵地。英语课上,老师是用英语组织课堂的,认真听老师讲课,本身就是学习英语,听老师讲课时,还要记好重点内容,以便将来查用。英语课上,老师会设置一些情景和活动,给同学们练习使用英语的机会。要抓紧时间,大胆积极地练习说英语,通过实践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

其次,自主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现在社会发达了,有关英语学习的音像资料应有尽有,如英文电台、英文电影、英语电视节目等等。同学们应该积极使用这些资源,做学习的有心人。

同学们都知道学习语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记忆。的确,记忆是学习英语的方法。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呢?形象思维能力能有效帮助你。形象思维能力是指在接触某种事物或某个情景时,头脑中出现与此有关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帮助你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有关购物的英语时,你能够联想到商场里顾客和售货员的情景吗?你的头脑中能出现生动的画面吗?我们教材里的内容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每次学习新的知识时,试着与具体的画面相联系,久而久之每次接触或使用这个知识时,就会很自然地依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来确定和巩固你的英语知识。

除了积累有效的记忆方法,还要有效培养英语语感。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听、读、背是的方法。我们只要想想流行歌曲就会明白听的重要性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一样。只有通过读和背,我们才能获得最多的实践量,积累语感。希望大家能够轻松、快乐地学好英语。

二、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的五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整体,但是其共同的基础却是词汇这个部分。

背诵单词要达到的目标是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意义,即音、形、意。而对于掌握了一定基本词汇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这个目标就需要修正了。大家可以从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英语测试中得出一点认识,那就是它们都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在答题的过程中,答题者需要动笔去写的英文内容明显地减少了,需要圈圈点点做以选择的内容相应地增多了,有的甚至是全篇选择。动笔去写的内容大体上只有“作文”和“翻译”两项,而且相对于其它的考试项目来讲,它们的要求都不高,我们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基本词汇量再加上一些专门的训练来完成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词汇以后,我们背记单词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刻意地记住它的拼写方式了,而只需要记住它的音和意。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实践才会更加符合英语考试的要求。

而对于背诵单词的意和音,我们也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来做到。我们大体可以把英语词汇分成两类∶本地词和外来词。本地词是指产生于英伦三岛、拼写在五个字母以内的简单词汇;外来词是指在历史的沿革中不断传入英语之中的非本地词汇,它们的数量目前占英语词汇的绝大多数,而且大都是复合词。中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目前所掌握的词汇量中已经含概了大部分的本地词汇,他们所面对的是如何快速记忆外来的复合词。复合词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即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前缀+词干+后缀”的复合式结构。词干和前缀主要表示一个单词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而后缀则主要表示一个单词的词性。据统计,在英语词汇的构成中,大概存在着500个左右不同的前缀、词干和后缀,由它们组成了数以几十万计的英语外来词汇。而英语常用词中所包含的前缀、词干和后缀的总量也不过一百来个,一百个与几万个、五百来个与几十万个,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除了按照字母组合与复合结构记忆英语单词外,我们还提倡使用联想和比较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某种条件下往往会成为单词记忆的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方法,而且一旦确立“联系”,终生都不会忘记。联想法是指按照已知条件,学习者可以对单词记忆的各个方面做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各种合理联想。如“stamp”这个词我们只需记住其“跺脚”这个词义,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盖邮戳”、“邮票”、“图章”、“标志、特征”、“种类”等多种词义。其联系在于跺脚与盖邮戳都有相似的动作内含,都含有用力和下击的成分,至于其它意义则很容易顺理成章地被推出。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英语词汇中还有很多。比较法是指对于某一个单词而言,我们在记忆它的时候应该把与之相关的易混淆的词或其词性的各种变化形式一起拿来记忆,由一般到特殊,由已知推未知,这样就可以做到既掌握其意义和发音,又掌握其具体用法和区别所在。

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讲,如果他的英语单词能够做到望文生义、见形知音的话,可以说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词量,除此以外他还需要一个灵活的头脑和刻苦的学习精神。灵活的头脑可以使一个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悟出规律,勤奋的学习精神又可以使这种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得以延续和提高。

听、说、读、写、译这五种英语的基本功,听的关键不在于戴不戴耳机,而在于怎么戴、戴多长时间。有些人是鸭子听雷,只进耳朵不进脑;有些人只有三天的新鲜劲儿,过段时间就不知耳机放在哪儿了,这些不良倾向都需要我们注意克服。听讲究的是持之以恒和原汁原味的摹仿,这样会给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自己的风格就是首先从摹仿中得来的。

说是与听密切联系的,但是它的要领却与听恰恰相反∶它在于你敢不敢张开你的嘴,大声地、哪怕是错误百出地表达你的思想。张嘴的次数越多,英语让你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听和说都需要注意积累,一些好的搭配、一些地道的用法都是从平时的不断积累中来的。听和说的另外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以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和标准的语音语调为基础,只有勤于摹仿、不断练习才能够保证你学到一口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

读的关键在于“跳跃”,在于你敢不敢跳过你目前的阅读水平去阅读更高一个档次的文章。在这里,英语学习则体现出了一个人的胆识和魄力∶在跳读的开始阶段,你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和打击。但是如果你坚持做了,而且做到底了,英语就会给你以应有的回报。当你再反回头去读你不久前才刚刚读过的文章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就象一个地道的美国人在茶余饭后悠闲地读着报纸。

当然跳读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熟练程度,不具备条件而急于跳读或已具备了条件而不去跳读,都是不对的。至于具体条件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则需要我们自己在阅读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情况不断地去摸索。

写只不过是说的文字表达形式而已,一个人的口语不错,他的作文能力也一定不会低。它与说和听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因为你不但在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也在锻炼表达能力。

译是读和写的结合,一个人译的能力是建立在读和写的能力之上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一个人的读和写的能力很高,他的译的能力就一定会很高。译的关键在于实践,因为除了理解和表达外,译中还包含着很多方面的技巧,而这些技巧不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却是难以掌握的。

三、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在经历了小学简单的英语学习之后,进入到初中开始正规系统的学习了,这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英语的打基础阶段,这段时间的英语学习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还有方法,它一直可以影响到以后直到大学的英语学习,况且初中生正在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辅助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下是一些英语学习的tips,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学习方法:

小学的英语学习其实是简单的,单一的,它没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小学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积累简单常用的词汇,诸如:banana,house,family等等,另外就是树立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兴趣,这是小学英语学习的最主要功能。然而进入初中之后,词汇量的大量增加,系统语法知识的庞大,短语搭配的增多,课文文章的加长,还有中考应试的压力,这一切都让初中学生可能感到不知所措,很茫然。所以要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这一定对你以后学习有重大帮助。

1.单词的记忆。其实英语的学习历来都把单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初中也不例外。我们一定要记住,单词记忆切忌孤立地,单纯地背诵单词。我们中学最习惯的背诵方法就是背拼写,比如what这个单词我们一般都是这么背what what,这样只是记住了几个孤立的字母而并没有记住单词,过不了几天就会把这个单词忘掉。那么我们就要把单词放在一个整体或者环境中背诵,比如我们不如记住下面一句话:what is your name?(你的名字叫什么)那么就不容易忘掉了。也就是说每记一个单词都要相应地记住用这个单词在内的一个例句,因为单词的意思只能在句子中体现,有意思我们才不容易忘掉,而孤立的无意思的不容易记住。另外记忆单词要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记住,比如分类记忆:我们把动物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把有关校园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或者天文,地理,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谐音的方法自己编写些小段子记住单词。

2.语法的学习。初中是开始学习系统语法知识的重要阶段。这阶段语法学习好了,以后语法就会感到很轻松。首先应该明确是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更多的是词法而不是句法,因为毕竟从简单开始吧,就算是中考题也基本上没有多少句法的题,所以初中一定要把重心放在词法上,就是名词,介词,冠词,代词,形容词等上面,而这些东西是最零碎的也是最头疼的,我们就更要有细心和耐心。建议每学习一个语法点,在学校教室里抄过一遍笔记后,回家静下心来,再重新整理一遍笔记,去粗取精,这其实是回顾温习的过程,并且要做好分类,不同重要程度的或者难易程度的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对待,并时常翻阅。此外课堂上的语法知识往往和教材同步而并不系统,我们还可以再有一本语法书籍,甚至可以买高中语法,这样有知识的拓展。

3.文章的学习。现在的教材文章普遍较难。所以阅读文章难度是相当大的。学生在学习文章前一定要预习老师即将要讲的内容,事先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单词语法和句子划出来,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课本上的文章一定要精读,不能说看懂了就可以,而是要把每一个重要的单词和句子都要吃透。同时对文章中的经典词汇和段落要记笔记,甚至要会背诵,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加强英语学习,阅读是重点,课堂上的文章太过教条和局限,可能缺乏生动性和乐趣性。因此课后也要多读些课外文章。建议读些国内出版的浅显的英语文章,比如象“英语沙龙初级版”英汉对照着看,一定会有兴趣和提高。

4.写作的学习。写作学习请大家牢牢记住下面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大的阅读功底是写出好文章的保证,只有输入得多了才能输出得多,因此一定要多读课外文章还有精读文章。在具体联系方面,我们并不需要写太多字数的文章。因为初中生的作文并不需要写太复杂的句子。仅仅是简单句子的结合,所以说中学生的作文不叫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而是叫写话。所以鉴于上述,我觉得英汉互译写句子是的写作文的方法,把每句话成功的写出来,再结合起来就是好的作文了。

篇2书写经验50人觉得有启发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归纳该怎么写?其实总结归纳不是单纯地罗列知识点,而是一种系统化的梳理过程。很多人觉得总结起来挺麻烦,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就能写出不错的总结。

比如,先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点列出来,这一步很重要。像是单词的记忆,有的同学喜欢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效果不太好。我觉得可以结合句子记忆,这样不仅记得牢,还能理解它的用法。不过有时候也会忘记把一些常用的短语也一起记下来,这就容易导致考试时丢分了。句子记忆法的好处就是能让你在阅读和听力中更快反应过来。

还有语法这块儿,不能光看表面的东西,得深入研究内在规律。像时态,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跟上下文紧密相连的。要是没弄明白这一点,做题的时候就很容易搞混。而且语法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平时练习的时候也要多留意,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有时候自己以为会了,但一到具体运用时就露馅儿了。

书写注意事项:

关于听力部分,我觉得每天都要坚持听一点。刚开始可以选择慢速的材料,熟悉语音语调之后再逐渐提高难度。不过这里有个小问题需要注意,有些同学为了追求速度,一下子听太多,结果反而记不住多少。所以最好控制好量,循序渐进才对。

写作方面,平时要多积累素材,比如一些经典的句型、表达方式之类的。但别忘了,写作不仅仅是拼凑句子,还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有时候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看起来条理清晰,但别人读起来却感觉乱七八糟,这就是因为缺乏内在的逻辑。所以写完后最好自己先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明显的漏洞。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归纳总结范文【篇3】 2450字

相对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学习内容有大幅度增加,课程难度也迅速提高,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更高。同时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不仅如此,初中数学学习的好坏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学好初中数学非常的重要。初中数学的学习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

那怎样才能学好初中的数学呢?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概念、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概念、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理解了的要记住,暂时不理解的也要记住,在记忆的基础上、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再加深理解。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将概念、公式与解题联系起来,以了解它们如何运用在题目中,从而将头脑中学来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活学活用。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看例题,做习题,要学会总结题型和方法

1)如何看例题、做习题?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看例题,多做习题。我们看例题、做习题,目的是体会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每一道题,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即解题的思想方法。每看或做一道题目,都应体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再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有些同学老师讲过的题会做,其它的题就不会做,只会依样画葫芦,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干瞪眼,无从下手。原因就在于不明白数学知识是怎么应用的,解题时是怎么思考的。

2)学会归纳和总结。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要想将题目越做越少,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

对做过的习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做了哪些习题?用到什么概念,定理或公式?用到什么解题方法?属于什么类型?哪些是自己能熟练解决的,哪些还有困难?会做的以后少做或不做,有困难的不会的要多做,重点做。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的建议是:看例题、做习题一是要体会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运用,从而记忆和巩固所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二是要总结归纳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将题目越做越少。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对于每次做错的题目,要分清楚是做错的还是不会做,对做错的,要分析原因,总结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错在哪里了?那么正确的思路又是什么?不会做的,要请教,然后把它记在本子上,并及时复习相关的内容。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一方面是可以查漏补缺,及时复习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从而认清自己学习的状况。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不提倡不懂就问,一发现现问题不经思考就问,不是好习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仍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应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们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是一种能力,也可以通过平时训练来获得。把“做作业”当成考试,平时做作业时,要不看书,不请教,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解题要规范,有条理,演算要清楚,整齐,避免出现计算错误。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我们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必须在平时每天的学习实践中加以训练和坚持。我们建议:家长应该变对考试成绩的期待为对整个学习过程(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具体的指导、监督和管理,逐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习能力,获得优良的成绩。

下面附上初中数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图,希望这张图片可以帮助大家复习,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初中的你们找到学习的方法。

篇3书写经验207人觉得有启发

写总结的时候,得明白总结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单纯地罗列事情。它需要把事情的关键点提炼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重点在哪里。比如学数学,如果只是把每天做了哪些题、看了哪些知识点都记下来,那叫日记,不是总结。总结应该找出规律,比如发现哪些题型总是做错,是计算出问题还是思路不对。

先说说准备阶段,要把所有相关的材料都整理好,笔记、作业、考试卷子之类的。这一步很重要,要是材料乱七八糟的,后面根本没法梳理。整理的时候可以按章节或者按时间顺序分类,这样方便查找。不过有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材料可能记了又撕掉,最后找起来特别麻烦,这就得小心点。

接着就是分析环节了。这里有个小技巧,可以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知识点列出来,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比如说几何部分,可以把公式、定理、例题都放进去,然后标注哪些是掌握得好的,哪些还有疑问。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容易漏掉一些重要的东西,所以最好时不时停下来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

然后就是总结这部分了。这一块的重点是要突出成果,就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到底掌握了什么。比如学会了某个解题技巧,或者是找到了提高速度的方法。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把不太成熟的想法也写进去了,这时候就得仔细斟酌一下,确保写的是真正学到的东西。

最后就是制定计划了。根据前面总结出来的结果,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要是发现某些地方一直没弄懂,那就得专门花时间攻克。另外,还可以参考别人的方法,看看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路子。不过有时候会忽略掉细节,比如具体到每天该完成多少任务,这样就可能导致计划流于形式。

总结这事,说白了就是把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初中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篇4】 850字

初中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 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 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 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篇4书写经验200人觉得有启发

写总结其实挺讲究方法的,特别是对于像初中数学这样的学科来说,总结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复习效率。很多人觉得总结就是把知识点罗列一下,其实不然。一开始得明确你要总结的目标,比如是为了应对考试还是单纯为了巩固知识。目标不同,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就拿数学来说,复习的时候得先把课本上的概念理清楚,哪些是基础公式,哪些又是延伸出来的定理,这个顺序不能乱。比如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先要知道定义是什么,解法有哪些,然后才能去想它在实际题目里的应用。要是上来就直接看例题,很容易抓不住重点,到最后反而把自己绕进去。

有时候写总结会遇到一个情况,就是有些内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容易被忽略。比如说几何部分的辅助线问题,明明知道画辅助线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总是忘记考虑这一点。这就需要平时多留意一些细节,像什么情况下该画什么样的辅助线,这些问题都要提前想明白。

书写注意事项:

总结的时候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整理。有些人喜欢用图表,有些人则习惯用文字描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关键。我有个朋友就特别喜欢用颜色标记,他在笔记本上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的知识点,这样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不过这种方法也不是每个人都适用,毕竟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光顾着抄书本上的内容。虽然把书上的东西记下来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比如函数这一章,既要明白它的基本性质,也要了解它和其他章节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写总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候写着写着思路就断了,这时候不妨停下来休息一下,换个角度重新开始。有时候可能是因为某个概念没弄懂,这时候就需要回过头再去翻书或者请教老师。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99条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范文【篇5】 4050字

导语初中政治怎么学?很多同学觉得死记硬背就能学好政治,其实不然 。思考问题,要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以下内容是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

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9、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31、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的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

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国家的特殊关注。

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5、什么是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违宪行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36、什么事犯罪――是指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7、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8、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人格尊严不受侵害,住宅及通信自由、秘密等受法律保护)

39、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利。

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孝悌美德)。

4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4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4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4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4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8、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组成。(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 <诉讼>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2初三部分

51、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阶级,只要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

5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53、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首推四大发明

54、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5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没有改变。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6、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者,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57、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其他两个方面(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相互地位、产品如何分配)。

58、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制度需要经过长期斗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共存和斗争。

59、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10月1日)

6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______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61、中国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底)

6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6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64、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5、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小康)

67、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9、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7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不利于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对外开放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73、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稳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74、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 根本目的)

7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7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

77、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8、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三大任务――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国两制),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80、新世纪的三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81、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82、四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是国家经济建设成就,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

83、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84、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5、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家庭、学校、社区等)。

86、我国正在大力曲径基础教育改革,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7、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88、解决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和不使用农药、化肥,保持生态平衡;要求工厂实行达标排放,并加强对“三废”的治理,要求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减少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

89、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0、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91、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时期,要立志成才。

9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93、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4、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奋斗)

95、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不同,当代青少年要树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是――振兴中华,实现跨世纪的宏图伟业

96、当代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7、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9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是――人民当家做主。

篇5书写经验116人觉得有启发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理清思路和方法。先从教材入手,把书本上的核心概念都过一遍,比如国家性质、公民权利义务之类的,这些是基础。接着要把每个章节的重点提炼出来,比如经济制度部分,重点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国策,必须牢记。

在整理过程中,有个小技巧很重要。比如,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除了上面说的公有制为主体外,还要注意分配制度也是重要内容。这里有个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个顺序千万不能搞反了,不然理解起来会有点偏差。

书写注意事项:

关于政治制度这一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这点要清楚。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属于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但很多人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所以,在总结时最好能列个清单,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样记忆起来会更清晰。

对于法律部分,宪法的地位特别重要,它是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都要依据它制定。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也是学习的重点。比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这些都是公民的权利,但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义务。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多做一些练习题,通过题目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比如选择题,答案往往就在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里,做多了就能找到规律。当然,有时候总结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疏忽漏掉一些细节,像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部分,很容易一带而过,但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小编友情提醒:

记得把总结的东西定期复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梳理一遍。这样不仅巩固了记忆,还能发现之前可能忽略的问题。比如在总结国际形势时,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具体到某一个事件,可能就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去分析,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初中三年级数学概率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篇6】 350字

初中三年级数学概率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记作p(a)= p.

注意: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3、求概率的方法

(1)用列举法求概率(列表法、画树形图法)

(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大面,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篇6书写经验121人觉得有启发

写总结跟平时写文章不太一样,它得把事情说清楚,又不能啰嗦。比方说初中三年级数学概率这部分,开头就得点明这是关于概率的知识总结,别搞得太绕弯子。先列出几个关键概念,像什么随机事件、概率定义之类的,每个概念都得讲明白,不能含糊其辞。写的时候脑子里要有条理,不然容易乱。

说到随机事件,记得把发生可能性的情况也提一下,这很重要。还有就是公式部分,像概率计算公式,最好能结合例子来解释,这样别人更容易理解。例子不用太复杂,简单的就行,像掷骰子那种就挺好。不过有时候写着写着会忘记前面提到过的东西,这就需要回头看看有没有遗漏。

写到概率的应用时,可以稍微多花点笔墨,毕竟这部分比较实用。比如生活中的抽奖活动,就可以用概率知识去分析一下中奖几率。这部分要是写得太枯燥就不好了,适当加点趣味性的描述能让读者更感兴趣。

写总结的时候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别把所有内容一股脑儿堆在一起。可以分个小节,每个小节集中讲一个方面,这样看起来会清爽不少。当然了,有时候写着写着会不小心漏掉一些细节,这时候就需要回过头去检查一遍,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没写进去。

写完之后最好能找个人帮忙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有时候自己写的时候觉得挺明白的,可别人一看就懵圈了。这就好比做题一样,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思路清晰,结果一给别人看才发现漏洞百出。

2025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篇7】 2050字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篇7书写经验138人觉得有启发

写总结的时候,关键是要把事情说清楚。比如,你要先搞清楚这事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部分。要是地理这一块儿,就得把那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位置都弄明白。像什么山川河流,气候类型之类的,得一个一个理出来。

接着就是怎么把这些东西组织起来。可以用一些小标题,这样看起来条理会好一点。比如说“地形特征”、“气候分布”啥的。每个小标题下面,把相关的知识点写进去就行。但要注意,不要光是堆砌,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说,像是某个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之类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用太复杂的句子,不然别人看了容易迷糊。比如,“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这样就很清晰,不用搞得特别复杂。

有时候在写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比如,有些知识点看起来很重要,但其实并不太相关,这时候就别勉强塞进去了。还有,如果碰到一些特别拗口的地名,最好能找机会解释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书写注意事项:

写总结的时候,最好能多参考一下书本上的内容。因为书本上通常会有一些很专业的说法,把这些吸收进来会让总结显得更有深度。当然,也不是说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重新整理一遍。

再说到格式,虽然格式不是最重要的,但适当的分段还是很有必要的。每一段讲一个主题,这样读者看起来不会觉得混乱。而且,开头最好能有个简短的概述,把主要内容提一提,这样能让大家快速抓住重点。

小编友情提醒:

写完之后,最好能检查一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有时候人脑可能会出点小状况,比如把“亚洲”写成“非洲”,这种事偶尔会发生。但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意思,就不用太担心。毕竟,总结的重点是内容,而不是追求完美无瑕。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的总结范文【篇8】 2450字

关于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的总结

知识要点:一次函数,也作线性函数,在x,y坐标轴中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一次函数

表达式为y=kx b(k≠0,k、b均为常数)的函数,叫做y是x的一次函数。当b=0时称y为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中的特殊情况。当常数项为零时的一次函数,可表示为y=kx(k≠0),这时的常数k也叫比例系数。

y关于自变量x的一次函数有如下关系:

1.y=kx b (k为任意不为0的常数,b为任意实数)

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2个及以上个值与x对应时,就不是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k为常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即:y=kx (k为常量,但k≠0)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

定义域: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自变量的取值一要使函数有意义;二要与实际相符合。

函数性质

1.在正比例函数时,x与y的商一定。在反比例函数时,x与y的积一定。

在y=kx b(k,b为常数,k≠0)中,当x增大m倍时,函数值y则增大 m倍,反之,当x减少m倍时,函数值y则减少 m倍。

2.当x=0时,b为一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该点的坐标为(0,b)。

3.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当然正比例函数为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重合;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平行;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相交;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互为负倒数是,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像互相垂直。

5.两个一次函数(y1=k1x b1,y2=k2x b2)相乘时(k≠0),得到的的新函数为二次函数,

该函数的对称轴为-(k2b1 k1b2)/(2k1k2);

当k1,k2正负相同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上;

当k1,k2正负相反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与y轴交点为(0,b2b1)。

6.两个一次函数(y1=ax b,y2=cx d)之比,得到的新函数y3=(ax b)/(cx d)为反比性函数,渐近线为x=-b/a,y=c/a。

知识要领总结:常用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初中数学知识点:点的坐标的性质

下面是对数学中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哦。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希望上面对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关于数学中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内容学习,我们做下面的知识讲解。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相信上面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

初中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

下面是对数学中因式分解内容的知识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 b c)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准丢字母

②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③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④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⑥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⑦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内容知识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内容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篇8书写经验84人觉得有启发

在整理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知识点时,首先要明确一个方向,就是要把那些零散的信息集中起来。一次函数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但要是没有条理地去梳理,到复习的时候就会觉得头大。比如,一次函数的基本表达形式y=kx b,这里k代表斜率,b则是截距。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混淆这两个概念,特别是当题目中给出图形时,有些学生就容易搞不清哪个是斜率,哪个是截距。

接着说说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这很重要。直线的倾斜程度由斜率决定,而截距则决定了这条直线在y轴上的位置。如果k大于0,那么直线从左往右上升;要是k小于0,那直线就是从左往右下降。这一块内容需要多画图,通过动手画图加深理解。有时候,学生们可能因为图没画准而导致解题出错,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坚持练习,慢慢就能掌握。

再来谈谈一次函数的应用,这部分常常出现在应用题中。例如,已知两个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有时候题目条件给得比较隐晦,学生得仔细分析才能找到突破口。比如有的时候题目中会提到某个点在直线上,但没有明确指出这个点的具体坐标,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已知条件推导出来。这种情况下,如果审题不够仔细,很容易遗漏关键信息。

还有就是关于一次函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比如,某商品的价格随着销量变化,可以用一次函数来表示这种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斜率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反映的是价格随销量变化的速度。如果学生在解题时只关注数值计算,而忽视了背后的含义,那么即使答案正确,也未必能真正掌握知识点的核心。

书写注意事项:

做总结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小经验。比如,在复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可以尝试自己总结一些规律,像是什么样的题目适合用图像法解答,什么样的题目更适合代数方法。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还能提高解题效率。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实践。

小编友情提醒:

写总结的时候,建议把重点放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上。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不妨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收获满意的结果。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范文(精选8篇)

写总结的时候,得把学到的东西理清楚,这样别人看了才明白。比如说初中数学,知识点很多,要归纳好就得下点功夫。先把书本上的内容过一遍,看看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一般性的内容。重点的东西要详细记录下来,比如代数里的方程怎么解,几何里的定理有哪些,这些都是关键。有时候,写总结会遇到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归纳范文

  •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87人关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⑴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⑵分布: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②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主要 ...[更多]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十六篇)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十六篇)85人关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点知识点总结一、相交线:性质: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二、对顶角、邻补角:1.对顶角: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1与∠2有公共顶点o,它 ...[更多]

  •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归纳(四篇)
  •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归纳(四篇)76人关注

    一、怎样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英语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电话是用英语进行的,四分之三的报刊书籍是英文版的。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