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好总结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大全 > 教学总结 > 教育总结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十六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07:01:47 查看人数:82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

第1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扩充资源、提升品质、以生为本、深化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规划引领,注重项目跟进,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教育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并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投入8.2亿元,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3所,新增学位3万个。271所幼儿园在原有等级上实现了达标升级,上等级幼儿园占全市注册园比例达到73.3%,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到38.6%,又有22所幼儿园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园,7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完成了960名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对300名民办园园长进行了任职培训,实施了“百园扶百园”提升工程,被帮扶的121所薄弱园在教育管理、环境与游戏、教师成长、保教质量方面有明显提升。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整治无证幼儿园的通知》,共准入幼儿园258所,取缔179所。

二、中小学规划建设持续实施。编制完成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研制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现状学校、规划学校和新建学校等综合信息的统一动态管理。全年市区实际开工建设31所中小学,超额完成任务。31所中小学总投资15.3亿元,将增加901个班、4.2万个学位,其中小学636个班、2.9万个学位,初中265个班、1.3万个学位。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和城乡幼儿园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奖补标准、申请程序和要求,财政奖补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局属学校基建项目有序推进,郑州十四中、十八中、实验高中、一○一中学、一○六中学新校区和郑州龙湖一中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市实验高中、龙湖一中建成并实现招生。

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效果显著。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年度3.5万个优质学位增量任务顺利完成,其中,小学1.9万个、初中1.2万个、高中3600个。投资5.2亿元,15个基建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改扩建面积7万平方米;今年确定的6个基建项目全部开工,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亿元实施505个设施设备装备项目,项目学校教学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为期三年的学校优质化工程顺利完成,15所项目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办学理念得到提炼,办学特色得到强化,办学品位提到一定提升,形成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400多篇,为其他同层次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践方法。

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优化。中牟产业园职教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主体工程3个批次13个标段顺利施工,其中4个标段施工任务已完成。制定完成《郑州市职业学校整体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首批挂牌成立了6个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师工作室,18所中职学校学分制试点学校已经建立了与高职院校学分互认工作机制。创建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顺利推进,组织指导14所学校积极创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升本高校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式上报教育部。

五、民办教育发展逐步规范有序。建立了民办学校年检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189所市管民办学校的年审工作,对6所民办学校给予停止招生处理,取消1所民办学校招生资格。完善了民办学校扶持奖励机制,对27所名优民办学校、40个民办教育单位、30位民办教育杰出人物和100名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出台了今年市区36所民办初中招生管理办法,统一报名时间,统一测试时间,统一录取,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秩序良好。

六、教育内涵提升发展逐步深入。研究出台了《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创建工作。启动了10所校园文化试点学校建设。开展学生健康巡回体检,为每个学生出具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和运动处方,启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试点。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功能发挥及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研,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印发《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25所学校获得“校本课程建设奖”。继续开展道德课堂诊断交流活动,道德课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规程》及考核办法。开展郑州市中学社团评定工作和“中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年”活动,局属学校789个社团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得到提高,100个社团被评为“四星社团”。

七、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推进。通过教师职称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岗位设置等工作的推行,初步形成职称改革、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绩效管理、工资分配等五位一体的教师人事管理格局。组织培训18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共计2.1万人次,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研发了分类别、分层次的“菜单式自选课程”体系。出台了发展评价机制,加强50个工作室、23个校长工作室、3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出台发展评价机制。评选出了109名郑州市第xx届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了10名郑州市第xx届杰出教师。187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560多位教师到农村学校送课2200多节次,近300名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结对指导1200余节次。

八、教育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组建了由20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教授、长组成的评估组,对局属16所初中,14所高中的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逐校反馈整改意见。组织专家、督学对新密市、荥阳市、二七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出台了《郑州市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五县(市、区)共投资9020.2万元用于45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郑州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55所市直学校被评为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达标单位,达标比例达到86%。

第2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2022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奋力开拓,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so100

(一)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3年教育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的要求,积极抓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抓好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工作这两个重点。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和99%以上;采取扩容、扩班挖潜和鼓励民办高中发展及宏观调控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初中毕业生处于高峰期的困难,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超过90%;全市共有22774名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1118人,全市在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录取率仍与去年基本持平,达85.6%;另有5286名三校生被高职院校录龋狠抓了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落实,加强幼教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健全管理网络;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108%。

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从正确处理好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和量关系以及办学条件和最终办学规模的关系,实现由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条件定发展向稳定学校办学规模的转变的实际出发,在对市属各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全年共安排市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342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本科5800人,增长5.5%;高职13742人,增长5.7%;使在甬高校学生规模达到9万人。安排市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8200人,比上年增长29.13%。其中本科(含专升本)1600人,增长23.08%;专科层次计划6600人,增长30.69%;学生数将达到4万人。2022年预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

中职教育:为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仍按照职普1:1的比例进行招生,全市有33486名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上半年,通过努力,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慈溪锦堂职业中学、宁波大红鹰职校被破格认定为省一级重点职校,至目前,全市41所独立设置中职学校中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2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另外,今年我市还有选择地引进了省内外优秀普通中专学校来宁波招生,让宁波考生有更多去大中城市学习、工作的机会。

成人教育: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有152所职成校列入当地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655人,农民工岗位培训179975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1886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24813人。同时,在全市全力推进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6月初在东钱湖成人学校召开了全市“双证制”教育现场会。至6月底,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达6291人。继鄞州、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慈溪市、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570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

招收300名本科生。

2、积极做好基础教育段学校升等级的工作。上半年,由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到各直属学校及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有关学校调研,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建设的力度,着力使各学校向上一层次发展。同时,着力集中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中学,到2022年在全市建成15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2022年达到20所。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引导、指导、帮助一些未列入省等级重点中学的向省等级重点中学发展,未列入示范性学校的向示范性学校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度。

3、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191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三)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1、推进了学校现代化建设。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摸底调查,进一步推进了新一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2022年北仑区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北仑区有7所学校分别申报了

一、二类标准化学校,均获通过。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通过测算,至2022年全市将有9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需投入资金约35亿余元。

2、加快了高教园区建设。高教园区(南区)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进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22年4月15日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正式投入建设。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也在全面展开。3月份,经专家论证,市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并确定了宁波工程学院校区规划方案;市委徐福宁副书记、市政府成岳冲副市长就宁波工程学院的土地征用事项多次召集镇海区、江北区和市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土地征用和拆迁户的过渡房建设正在进一步落实之中。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代表在杭州签订了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和备忘录,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正式落户宁波高教园区(北区)。

3、推进了高教资源的共享。为逐步深化高教园区(南区)各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上半年继续在园区内5所院校间开展校际选修课活动,每所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各推出两门特色、精品公选课供各校学生互选,共有1972名学生进行了选课。高教园区(南区)的中心绿化带、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公共配套设施于去年年底基本建成后已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园区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另外,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实现与诺丁汉大学图书馆数字化文献的网络共享。

(四)教育创新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1、扎实推进成人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关县(市)、区进行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校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优化了成教队伍结构。上半年,慈溪崇寿镇成人学校首次向全镇中小学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了成教工作者。东钱湖成校也向社会自主招聘了11名工作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学校干事”、“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运作模式,开始确立“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办学为动力”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2、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落实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加强了年检,改进了年检办法。从2月份开始,对全市民办学校进行了年检,共有93家通过年检,1家暂时保留,对8家予以注销的学校在教育网上进行公告;对12所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审计。二是初步规范了名校办民校的行为。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对全市的名校办民校、国有转制学校等进行了全面排摸,在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方案,推进了此类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检查。目前,全市外来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我市就读义务教育的人数已达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接纳4.4万人。为保障外来工子女的安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会同消防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此类学校进行了消防和校车接送等专项

检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之进行了重新清理,已有47所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还有15所正在整改之中。

3、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新课程新德育”工程,加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劳技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在城区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纳入了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考试;在全市推广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学校三级道德教育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深入实施了体育艺术新课程标准及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了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举办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七届艺术节,协同市委宣传部等组织了“百场音乐会”,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4、深入开展了创新实验活动。在全市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网站中开展了创办“十大优秀网站”活动,通过活动,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办“十大创新实验基地”活动,为全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实验平台。

(五)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1、进一步推进了“名师工程”建设。建立了以“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市名师、省特级教师、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为主要内容的五个梯次系列化的培养、评选制度;依据《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制发了《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并争取进一步提高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待遇。5月下旬,成立了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动效应,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上半年,评定了首批市学科骨干202名,并进行了隆重的表彰。组织了第八届市教坛新秀的评选工作。制定了《宁波市高等学校“甬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实施办法》,招聘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校学科人才。

2、建立了以实行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精简、规范、优化、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中小学的内部机构,会同市人事局印发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方案》;在教研室等局直属单位实施了人员聘用(任)制,并规范了考核制度,今年先行推出3个教研员岗位面向社会招聘,逐步在直属单位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开展了第二次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工作,全市共有1423人申报教师资格。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研究贯彻实施《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县两级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教育系统内人事代理,逐步建立单位用人的新机制。

3、进一步强化了职评的导向机制。上半年,新制发了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评的导向。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的评估,强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测试,增加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改进了“小中高”、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的推荐办法,完善对初次定级教师的统一考核制度,并根据专业职务结构比例设置中、高级职务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报数量,对实行职称“评聘分离”的学校,适当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的名额限制;同时,对山区、海岛、经济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4、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教师“培训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逐步做到按需培训,落实了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为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针对性、实效性问题,上半年建起了宁波市教师教育网,探索教师网上培训新模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我市教育国际化,上半年,组织了24名非英语专业学科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较好地提高了这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与浙师大合作在宁波教育学院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班教学点,探索在职培养新模式。

(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加强了基层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市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作风等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直属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党员信息库系统,对11所高校、43所直属学校(单位)近9000名党员情况进行全面采集、核实及

电脑输入,至6月底,党员基本信息维护基本结束;新建了高教园区图书馆党支部,完成了宁波二中等8个党支部(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按新社团的不同情况,帮助、指导、督促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筹建了宁波市教育党建网。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和当前的形势要求,健全了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季一次专题研讨、每半年一次学习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评,并对全年的教师政治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领导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拓展了“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根据《_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宣传、注重实效的要求出发,对创“三满意”活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开展了“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解难”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三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义教”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去认真教育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3、狠抓了高校稳定工作。3月份,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收发“罢餐”短信的情况,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了对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进货渠道、价格、质量、服务的管理,在源头上把好价格关,并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针对台湾“3·20”公投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的实际,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维护了“3·20”前后高校的稳定。另外,对上半年全市高校发生的多起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意外事件进行了通报,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

4、加大了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了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与《宁波日报》合作,从4月份起至8月份,每月推出一个专版,分专题介绍近几年来宁波教育的政策、创新、发展情况;在宁波电视台《交流》栏目以“中考,今年有些不一样”等为题,就老百姓比较关注的2022年中考与招生等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开展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十件大事评选和首届宣传宁波教育好新闻评选工作。对吴训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向吴训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5、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会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学生”征文活动;春节期间,市女教职委组织全市女教职工开展了“春风行动”——为民工子女学校捐书捐款活动,累计捐赠图书50000册电脑等教学设备300余台,课桌椅2000余套,捐款20000余元。开通了教师心理热线,聘请了20余位专家担任教师心理咨询员。

(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深入抓好上级有关教育决策的落实。上半年,进一步抓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加强了对各县(市)、区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情况的检查;同时,组织人员到有关县(市)、区进行了调研,为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对《决定》、《意见》的贯彻落实进行检查提供了情况和检查重点。强化了教育督导工作,完成了对县(市)区2022年教育工作主要目标考核及拟定了2022年对县(市)区主要考核目标;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江北区及宁海县的省教育强县进行了评估,指导江东、北仑两区准备迎接省对第二批省教育强县的复查材料工作,督促象山县、奉化市积极做好争创省教育强县的准备工作。同时,配合省教育厅对我市8所高中段学校进行争创省等级重点中学的认定性评估。

2、加强了党风廉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深化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在修订完善责任书内容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与直属学校签订了2022年规范办学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为规范办学及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对中小学校长离任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上半年对任职在五年以上的市实验小学、教医幼儿园、宁波七中、三江中学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需要对浙江轻

纺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学院进行了财务审计;对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进行了财务年度审计。

3、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组织县(市)区分管民办教育的同志认真学习了《民办教育促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狠抓了《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起草了《宁波教育听证制度》和《宁波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逐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等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在2022年第二次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教育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机关“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局电子政务,努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推进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八)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

1、加强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在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市高校精品学科、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召开了全市高校专业设置研讨会,引导各高校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大紧缺专业的建设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经费制度,积极鼓励高校申报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立项,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有1057项,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4项,上半年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宁波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离膜材料及相关制品、组器关键技术”,宁波工程学院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预埋式无损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等项目,为宁波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推进了中职教育牵手企业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共同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全市中职学校与50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实施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在企业建立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选送了8位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了专业培训。

(九)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1、加大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为切实解决社会各界关心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学校收费管理实行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制度,坚持和健全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教育、纠风牵头,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上半年共处理投诉、转办的乱收费投诉件23件。同时,加大了师德建设的力度,在继续深化“三全”、“三让”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师在五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学习进步时、学生成绩下降时、学生做错事时、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学生身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找学生谈话的“五必谈”制度。强化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对全市大、中、小学校进行了食堂量化分级管理。

2、加大了教育帮扶工作的力度。继续在全市14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6个片(区)实施“两免一补助”教育扶植政策,对特困生、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实施减免优惠政策;并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特残教育学校中就读的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继续实施“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加强了对西藏自治区比如县的教育支持工作,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新疆班招生计划;做好与贵州对口学校的帮扶结对,落实了2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医院门诊楼建设、1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12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建设;选派了22位教师赴贵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支教,暑假期间组织12位特级教师、名教师赴贵州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讲学。加快了与江西等6省的合作,落实了教育部下达的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加快了“教育移民”的进度。

3、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在局机关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十八项”制度,提出了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在全机关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市教育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3288件,接待群众来访165人次。

4、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推动和改进“三进”工作,发动全体局机关干部、教职员工深入社区、学生家庭,了解人民

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全局机关共计捐款2万余元,并于“七一”前夕,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

第3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街小学等学校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撤并薄弱学校6所,全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强化教育技术应用,泰兴教育城域网和资源网顺利建成,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泰兴分站全面开通,超过40%的学校达到泰州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要求。顺利接受省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督导,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二是合理配备师资。义务教育阶段新招录教师100%安排到农村学校,并严控城区学校从农村选调教师。安排40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交流,占义务教育学校领导干部总数的15%。深化17所优质资源学校与27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共建工作,双方互派39名教师指导性支教、46名教师跟班锻炼、66名教师顶岗任教。三是做好招生考试工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普通高中“三限”规定,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16%,四星级普通高中指标生的比例提高到65%;职教招生8363人,完成计划的112%,普职比大体相当;严格电子学籍管理,严控跨区借读和无序择校行为,“择校热”进一步降温。合理调整中考考点,认真组织各类考试,实现阳光考试、平安考试的目标。四是落实助学惠民政策。建立局、校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全省率先设立生源地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农村办理点。全年按时足额拨付各类助学、奖学金2510万元,市教育局被评为“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万人帮困助学“阳光行动”深入开展,上万名生活和学业困难的学生在受助中获益。依法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9.16%,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达100%。

八、积极创先争优,服务大局取得新成绩。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实行领导分工到片、科室联系到校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机关干部下访周、进课堂工作,认真开展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制和中层干部“公述民评”活动,各项任务的一次性通过率和达成率明显提高,顺利实现服务群众“零投诉”的目标。教育局被评为市级机关“三服务”竞赛优胜单位。二是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坚持动态信息报足报好,专题新闻求新求特,全年共在省级以上媒体刊播信息与新闻300多条,师德建设、书香校园、校企合作、后备干部培养等有影响的工作分别在高端媒体亮相。鼓楼小学的京剧节目走进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为我市特色教育走向世界的一个亮点。教育宣传与信息工

2022年泰兴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教育系统上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为主线,锐意进取,求真务实,顺利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我市获得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称号。

一、着眼长远发展,教育发展绘就新蓝图。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颁布《泰兴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印发《泰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对未来10年及“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科学谋划、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办人民满意度更高、综合竞争力更强的省内一流教育的奋斗目标,明确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社会教育的四大战略举措,绘就了泰兴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的崭新蓝图。二是贯彻落实《规划》。年内,《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序时进度顺利推进并优质完成,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进一步落实,各界支持教育的合力进一步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干劲进一步鼓足,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中长期及“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突出核心地位,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一是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推广小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基本实践能力”成功经验。制订《泰兴市初中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启动初中生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围绕德育、体育、艺术、“三进”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深化特色学校创建。70多所学校获得全国书香校园建设示范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健康促进校等省级以上表彰,14所学校获得泰州市“三进”工作示范校称号,200多名师生在泰州市级以上教学(学科)或才艺赛事中获奖。二是在提升学业质量方面。强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召开初中“提质增效”座谈会、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推进会,优化发展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发挥区域教研中心作用,推广“洋思、襟江”经验,浓厚全员教研氛围,“减负提质增效”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15157人参加中考,高分段人数泰州最多,四星级高中录取线泰州最高;10591人参加高考,本二以上进线率比去年增长4个百分点,创近10年最高纪录;184人参加职业学校单招考试,本、专科进线率达 作量质并举,进入全省县级单位前列。三是服从全市中心工作。发挥教育部门资源优势,组织教育系统精干力量,积极配合城市建设、扶贫帮困和省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以率先垂范的品质和行动推动相关责任工作按期、优质完成,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均衡方面,城乡、校际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二是队伍建设方面,激发师德和提升师能的有效措施不是太多,优化教育行风、增强教师素质、调优队伍结构的任务依然繁重;三是学校管理方面,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程度不高,校际之间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绩效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四是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整合放大、开发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水平不高、层次不够,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效需要进一步巩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任务,更加求真务实,更加奋发进取,努力开创我市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

三、优化教育结构,各类教育实现新跨越。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制定《泰兴市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落实《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发挥学前教育共同体示范辐射作用,全市适龄幼儿三年入园率达96.3%,新增3所省、泰州市优质园,保教保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认真落实三项管理规范,有序推进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成品牌、特色专业各1个,新增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2名,泰兴中专创成省四星级和高水平示范性职校,并成为泰州唯一入选全国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我市也入选全省首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三是完善发展社会教育。启动市社区教育学院建设。宣堡、曲霞、张桥三镇创建成泰州市社区教育中心。完成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非学历教育机构清理规范任务。扎实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两后”毕业生培训率达100%、从业人员培训率达55.3%。

四、坚持德能并重,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在出台《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学校向社会承诺、教师向家长承诺”和“家长评教师、教师评校长、校长评机关”等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违规事件做到快查严处,群众对教育满意率达96%。教育违规收费和有偿家教之风得到遏制,取得了接近零举报的显著成效,我市探索师德建设新途径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推介。二是加强师能培训。组织校长赴浙江考察,到特校和残疾人托养中心体验,集中开展新任校长任职谈话,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教师制订并实施专业提升三年规划,举办各学科教师教学技能与学养大赛,教师专业成长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增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3名,教育部“长三角”名校长培养对象、泰州市名校长3名,泰州、泰兴市名教师、骨干教师429名。三是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通过五个多月、四个阶段、八个环节的的层层推荐、选拔、集中培训和锻炼,在300多名优秀青年教师中择优确定了89名后备干部,考察任用21名同志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干部培养积累了经验,为全市教育发展储备了人才。

五、完善常态机制,管理效益得到新提升。一是落实校长任期目标和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和非义务教育学校目标考核方案,形成了更加务实管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扬子江高 中晋升为省三星级高中,市二高顺利通过省三星级高中复评,65所学校被评为泰州市“四无”学校,21所学校创建成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泰州市管理规范达标校。二是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常态机制。坚持每月一次校园安全例会和督查工作的制度不动摇,在所有中小学增设安管办中层机构,安全管理机制与网络更加健全。“校安工程”首批24所学校年度任务基本完成,校内视频监控和周界报警设施增配安装全部到位,“四防”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73所学校创成、35所学校新申报省、泰州市平安校园,全系统没有发生一起学生死亡和集体伤害安全责任事故。三是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门财政预算及国库集中支付规定,全面开展学校资产清理核实工作,对义务教育学校78名委派总账会计进行了调整与培训。实施443项教育审计项目,其中404个基修建工程项目审减1062万元,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四是实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对19所学校进行回访督导,对20 所学校进行综合督导,对42所学校进行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三进”工作等专项督导。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工作的意见》,妥善处理各类来信来访,认真做好网上权力公开运行工作,全系统信访总量得到进一步压降。

六、紧扣教育中心,党建工作焕发新活力。一是组织党庆活动。通过红歌演唱、征文演讲、书画摄影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以“学党史、忆传统、话使命”为主题的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激发。教育局合唱队在市级机关红歌会中获一等奖,20多所学校、100多名师生在省、泰州市党庆赛事中获奖。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市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完成34个学校党组织的撤并、分设、升格或隶属关系调整工作。统一部署和组织全市中小学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以“公推直选”办法完成了105个学校党组织及教育局机关党总支的换届工作,基本实现选出好班子、换出新面貌的目标。三是推进示范区创建。大力推行“条块结合、双重管理”模式,积极创建泰州市学校党建工作示范区,全面落实局、校两级全覆盖的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13名教师被评为省、泰州市优秀______员,新增30多个省、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教工之家、巾帼文明岗、优秀少先队集体。

七、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取得新进展。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新街小学、东

第4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直教育系统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4月30日正式启动,教育局机关、22所市直院校的618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参学率达到100%。学教活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党委、教育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完成了学教活动四个阶段九个规定动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学教活动的有效推进机制

全市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后,市直教育系统立即成立了学教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4个督导组。领导小组按照市委总体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负责整个学教活动组织领导,特别是研究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督导组通过召集汇报会、深入学校检查督导等加强对每个阶段工作的组织推动;学教办公室担负起了整个教育活动的协调组织。市直各院校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了责任,保证了学教活动的顺利有效推进。我们局机关和各院校共组织了60多场学教宣讲和专题辅导,6000多人参加了全市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答题(教育局获组织奖),撰写心得11000多篇,党员干部案例剖析专题报告43。

(二)深入调研,摸透实情,切实增强学教活动的针对性

学教活动一开始,正值“五一”假期,为增强学教活动的针对性,教育党委、教育局组织指导局机关处室和市直各院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深入党员、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开展调研,摸清并掌握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基本状况,各领导班子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基层党员、党外人士、教职员工对这次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的期望等一系列问题。全系统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045条。在学教活动的每一阶段,我们始终把基层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搞好这次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的重要参照内容,始终以此作为检验学教效果的重要标准,将调研实情充实到我们每个阶段的活动方案,看学教活动产生的动态变化,测量基层各方面的满意度,这样既增强了学教活动的针对性,也为扎实推进学教活动提供了动力和重要依据。

(三)严格要求,认真实施,完成好每个阶段的规定动作

在学教活动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教育系统学教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阶段的规定动作。学习提高阶段,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普遍教育与分类指导、通读规定篇目与学习自选参考材料、理论学习与观看录像片和请专家辅导、学习提高与典型引路等“五个结合”。对照检查阶段,我们认真组织“六查六看”与“三查一看”,发放征求意见表15000多份、召开座谈会及个别谈话500多场(次)。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查找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案例剖析阶段,我们突出“抓成果、抓典型、抓督导、抓回头看、抓管理”,共收集领导干部和中层党员干部案例剖析专题报告43,评出优秀报告5,按局班子、市直院校、局机关处室优秀案例剖析报告编辑成三册,还在全系统组织了优秀案例剖析报告大会交流。整改落实阶段,我们围绕服务我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谋划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整改措施》,重点制定出台了《##市科学发展示范区教育发展规划》、《曹妃甸高校园区发展规划》、《河北理工大学整体搬迁曹妃甸建设方案》(代市政府拟稿)、《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市2022年度各县(市)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和措施。

第5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xx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xx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xx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着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2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xx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xx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xx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2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xx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xx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xx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xx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xx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2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第6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根据《关于做好200x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现将局200x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200x年,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教育了局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成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共完成 2356 个专项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教育局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200x年教育系统并未发生自然灾害、校园卫生事件、校园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为200x年“教育年”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县(市)区、市直各院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均建立了突发事件等信息沟通和联动机制。总体来看,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应急准备方面。一是全市教育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2356件,并切实举行了演练。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地震应急、火灾逃生、集体中毒等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的演练活动。200x年全市教育系统共开展预案演练500余 次。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法教育,并相继成立了有关专家咨询机构。三是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为市直各院校配备灭火器615个,改造d级危房5.2万平方米。总体来看,应急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预防预警方面。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预警信息发布。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当地和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四)宣教培训方面。一是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辽宁省学校安全条例》、《铁岭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铁岭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广大师生在校期间组织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特别针对寒暑假等节假,在假前充分做好了节假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病预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深入组织应急管理业务培训。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为管理干部、在校师生定期举办应急培训会。聘请公安、卫生、交通、消防等部门专业人员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培训应急逃生能力。200x年,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提高了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虽然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都制定了预案,开展了演练,但通过演练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从演练过程来看,救援处置装备保障不足,总体说使用的救援、处置装备数量较多,但一些教师、学生不能熟练使用救援装备。因此完善救援处置装备,提高师生应急逃生的实践能力是2022年应急演练的重点环节。部分应急预案尚不完善,还存在不完全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缺陷。在2022年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

第7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都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十大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成都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教育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健全政府教育职责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市近1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近7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零费用”入学。全市的19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办学,执行同类公办学校招生政策和收费标准。

二是健全特殊群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9.4万人次;全市近10万名一,二年级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18.6万人(其中在中心城区就读的12.9万人);落实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市共有21所(占全省总量的1/4)中等职业学校接收“9+3”学生2594人,占全省总数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根据不同阶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各区(市)县、学校开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与卫生部门和学校共同、及时处理疫情,防制疫情扩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四是统筹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全市899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全市新增财政支出20.35亿元,近7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工资平均增加1.9万元/人.年,4万余名退休教职工退休费平均增加1.6万元/人.年。通过集中建设、政府补贴等方式,建成农村教师住房6293套,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五是统筹改善灾区办学条件,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市政府筹集资金48.8亿,通过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如期交付使用,18万灾区中小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灾后重建学校的基础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如期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将逐步完成,校园特色文化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二、构建“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体系,深入推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坚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构建起了既并行发展又互相补充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成都满覆盖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名校城乡共享。组建名校集团,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全市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15个,其中学前教育26个,小学39个,初中26个,高中24个。中心城区组建学前教育名园集团6个,小学名校集团12个,初中名校集团6个,高中名校集团3个,涵盖39所幼儿园和114所普通中小学。通过领办支持、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团,覆盖了所有20个区(市)县,触角延伸至43所城乡学校,涉及学生8万余人。

二是建立城乡互动联盟。制定并实施《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城乡学校 “互动发展联盟”,集成推进教育资源的城乡间流动共享。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三圈层的8个区(市)县和青白江区签订了互动交流协议,全面启动了互动发展工作。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在城乡教育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在城乡互动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137所较好的学校与143所较弱的学校深度结对,中心城区的名校与郊区边缘学校全部结对。结对学校共同制订结对计划,采取“一对一”支援形式或共同体发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辐射优质教育。

四是支部城乡师徒牵手。在全市支部和选拔1932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与4869名农村教师和一般教师结成师徒,采取师徒“一对一”、一师多徒、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温江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等成立了32个“名师工作室”,高新区建立了名师与区内薄弱学校教研组结对帮扶制度,63位名师“满覆盖”区内7所薄弱学校的78个教研组或年级组。

五是教育网络全域覆盖。以教育的信息化为基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用共享。力争通过3年努力,让所有独立建制学校拥有校园网,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4:1,学校教师计算机师机比达到3.7:1,教室多媒体系统达到4个班拥有一套,实现 “校校网、班班通、人人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目前,全市生机比为19.6:1,多媒体系统到班比例达到4:1,校园网建设完成比例达到48%,全市接入光纤建设进度约70%。市、区、校三级资源共建共享交换平台已完成开发任务。

三、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一是农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扩大。今年计划修建的51所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将完成56所。全市标准化中心幼儿园总计完成68所。并将以此为骨干,实现农村幼教服务网络满覆盖,促进全市城乡幼儿教育优质发展。

二是“两基”成

果进不断巩固提高。2011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为104.3%;全市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为93.54%;小学生辍学率为0.07%,初中生辍学率为0.35%;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93%。

三是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规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办学校校均规模首次突破xx人;三类示范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0.09%,上线率达42.7%(含艺体),占同龄人口的24.39%,专科上线率达85.2%,占同龄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优学生占全省近一半。

四是职教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011年,我市区域内中职招生10.65万人,在校生26.1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96%,对口就业率为79.3%,毕业生双证率达到80%以上;全市职教攻坚经费总投入13.54亿元,其中,争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支持经费近3000万元;34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6个的历史最好成绩,奖牌数量占全省83%。

五是社区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成立社区大学,初步形成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社区教育学院为支撑,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社区教学点为延伸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青羊区、武侯区的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辐射,社区教育西部协作会议在我市首次召开,西部社区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显现。

六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段193所薄弱学校硬件改造任务将全面完成,进入软件提升阶段。通过实施初中学校提升行动计划,已经提升83所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全市小学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由过去(xx年)的587元提高到现在的808元,初中由过去的710元提高到现在的1228元;高中由过去的986元提高到现在的1429元。

七是内涵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聚焦课堂推动减负提质。从“五个禁止”入手,彻底封杀“疯狂奥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启动“成都市中小学‘内涵发展聚焦课堂’系列展示活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状况的随机视导。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体系。启动市级专项学能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科学的评价制度。

四、建立“全球视野”的教育合作机制,统筹提升成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开放的视野,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抓住灾后教育重建契机,推进灾区教育与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积极推进成都教育与先进地区教育、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是建立与援建省市的合作机制。灾区与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援建省市为灾区制定了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计划”、资培训协议和支教计划,分期为灾区培训教师和开展支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注入灾区教育;上海市与19个区(县)的32所知名学校与都江堰市19个乡镇的51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福建省教育厅与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学校与彭州市16所学校签订了“手拉手”对口帮扶协议;都江堰市教育局与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签定了教研合作协议和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机制。

二是建立城市间战略合作机制。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友好城市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以共同构建区域性教育高地为目标,在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规划、教育政策、课题研究及教育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与宁波市、雅安市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整体谋划,战略项目和具体项目合作与交流,积极创新合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提升区域内教育的竞争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间战略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大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将有效整合行政部门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智力优势,促进高师院校为地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与成都大学共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不断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统筹城乡教育的决策咨询研究。青羊区依托中央教科所的优势和力量,整体谋划和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四是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资源落户。由市政府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260亩,美国梅里塔斯国际教育集团全权办学的乐盟国际学校(成都)今年秋季顺利开学;争取国家汉办支持,特批20名城乡学校骨干教师纳入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库。高新区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法,引进台湾大地幼儿园、新加坡阿波罗爱儿坊幼儿园等,在区内开办了连锁幼儿园;成华区通过内引外联发展战略,引进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优资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语特色学校和北大附中外语学校,引进美国加州阳光幼儿园入驻龙潭同乐社区,加盟标准化幼儿园。

五、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城乡教育交流互动的活力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障碍。我我们抓住体制机制这个根本,大胆探索创新,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是实施“校区校点”村小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通过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或完全小学、与乡镇中心校合并、设立为乡镇中心校校区等方式,彻底消除原有的294所村小。保留的校区与中心校统一排课,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办学情况纳入对各区(市)县考核评估范围,其师资由中心校重新调配,并分两年完成轮换、轮训;村小设立为独立建制小学的,力争用两年时间,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使学校达到《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必备标准》的要求,保证三年内有50%以上教师交流轮换、培训提高和充实补充,学校校长由所属区(市)县的窗口小学派出,其考核评估纳入县域内小学的统一考评。

二是深化“城乡联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生产性实习等多种方式,在实训基地形成办学、生产一体的实体。组建8大专业职教集团,依托专业和资源优势,完成

旅游、汽车、电子、服装等4个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人才培养的集团优势,加入8个集团职教的企业145家,其中产值上亿的企业达31家,并开展了多个项目培养和订单培养。集团实施“1+1+n”组建方式和“1+1+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改革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实现公办、民办等职业教育平等共同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制度,对具有本市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按每人每学年1200元的标准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券,全市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学生共8.9万人。

三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干部教师管理和使用机制,统筹人才资源的城乡合理流动。统筹建立干部教师流动机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建立起了干部教师流动的激励导向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培训机制等长效机制;统筹实施 “成都市特岗教师计划”,招募名额从去年的600人扩大到今年的30个学科1938人,实施范围从农村中小学校扩大到了城区(镇)中小学(幼儿园);统筹城乡干部教师的培训培养,为期一年的1081名校长参与的“千名校长大练兵”活动圆满结束,启动169所灾后重建中小学校校长专题培训,选派45名城乡学校骨干校长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参加“影子培训”,启动“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三年一轮的65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顺利进行,成立200人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团队,启动建设80所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建设工作,启动成都大学每年招收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工作,启动全市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精品资源库建设。

七、大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不断加强行风建设

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制定下发《成都市2011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的各项教育收费政策,严格禁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高收费问题,对义务教育段择校生实行“两控”,限制高收费。

加强监督检查和舆论监督,严查乱收费行为。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与听众交流,宣传教育收费政策,解答和处理群众的投诉。安排部署了全市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与市物价局、纠风办、财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1至11月,共受理群众关于乱收费电话、网络和信访投诉101件,全部进行了认真处理,对情况属实的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予以责任追究。

2011年,我市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11月6日,我市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并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三次深入试验区调研,近日,袁贵仁部长又莅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简报》、《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简报》等已七次专题刊发成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教育部官方网站刊发十一条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体化,全覆盖――成都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跨越》为题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了专题报道;12月19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调查》以《成都:叫停奥数的背后》为题,对成都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深度报道。重庆、云南、广西、吉林等省市也先后到我市考察学习。

第8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的实现了培训的开放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效果。

四是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

2022年,我们全面完成了投入950万元的校园安防工程建设,构筑起“人防、物防、技防”三道安全防线,并进一步深化警校共育,创建校卫共建、家校互通、校社互动机制,形成学校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实施红领巾公交工程。积极与交通部门和运输公司联系,开通公交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在试点的基础上努力使公交车覆盖每个镇乡学校,有效杜绝学生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实施学生集会及应急疏散标准化管理。按照固定方式、固定线路、固定人员的“三固定方式”开展师生疏散演练,防止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完善学校教职工值班护校制度,尤其加强了对重大事件其间、汛期以及极端天气的值班预警安排,积极探索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五是心理咨询教育步入正轨。

地震后,我们在师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和辅导,同时将中科院心理咨询所、“1+1”心联行动以及贵州省红十字会援助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心理咨询辅导系统”等资源和平台进行整合,提升我市师生心理咨询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全市中小学均设置心理咨询健康辅导室,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健康课程;所有学校均按要求完成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心理咨询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生命教育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体系。

2022年5月,绵竹市心理咨询教育指导中心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我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率先进入正规化轨道。该中心拥有国内一流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环境,被“1+1”心联行动四川基地推荐为“心联先进集体”,并成功为玉树地震灾区培训两批心理咨询教师。

六是助学机制逐步完善。

健全济困助学长效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教育助学政策,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职贫困学生免学费政策,实现28%的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并将学龄前贫困儿童纳入助学对象;办理好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通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加大宣传和协调,确保“应贷尽贷”,让灾区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同时,进一步规范社会助学行为,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求学帮扶,通过地方红十字会、社会慈善团体、个人的帮助,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学校师生“助学助教奖励基金”,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七是特色文化初具规模。

在全面入驻永久性学校后,我们提出了“感恩图强,内涵发展,高位求进”的战略思想,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办学品质的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自身的环境、文化和实践背景,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特色、出名师、育英才,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绵竹中学的“立身”文化、南轩中学的艺体特色、职业中学的蓝领精英计划、孝德中学的“德孝”文化、遵道学校的“遵道而行,博学万科”、大西街小学的“博文约礼,品质育人”、天河小学的“和雅文化”、南轩小学的“理善万世,知行天下”、紫岩雨润中学的“书院国学”等学校教育文化已显雏形,引领 2022-2022年学年度某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5.12”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江苏援建方的倾情援助下,绵竹教育人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历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绵竹教育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创造了加快发展的奇迹。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建设“西部教育强市”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不让一所学校落后”理念,着力打造“均衡教育、平安教育、数字教育、内涵教育、幸福教育”等五个教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是硬件设施跨越发展。

2022年,我们全面完成了总投入达17.896亿元的83个教育重建项目,全市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按四川省装备标准均衡配置,实现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绵竹教育抓住契机,朝着打造具有“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数字化教育”奋进。2022年10月,我市申报成为四川省8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之一,2022年5月被列入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样本县市。灾后重建,绵竹教育硬件条件实现了20年的豪迈跨越。

二是教学质量屡创新高。

我们狠抓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继续深化各种交流、培训和结对帮扶活动,以活动促质量。先后承办了全省信息技术装备会和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交流会,协助承办四川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顺利组织了全市学科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各学科优质课竞赛和专题讲座活动。从地震后至今,绵竹市中考、高考连续三年屡创历史新高,高考本科上线率、应届毕业生上线率均居德阳市前茅。

2022年高考再创辉煌:全市本、专科综合上线率达到98.9%,其中本科综合上线率达到54.3%,为德阳市6个县市区之首。绵竹中学高考综合上线610人,综合上线率达72.7%,居德阳市第一,该校有3人进入德阳市高考前十名;南轩中学高考综合上线224人,综合上线率达到32.6%。2022年中考成绩也位居德阳市前列,a等学生达到参考人数的16.7%,自永久性校舍陆续建成以来,我们克服了“5.12”特大地震后优秀生源外流的巨大困难,全市回流中小学生已达到650余人。

三是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借力江苏对口援建,通过支教帮扶、结对交流、网络互动、资源互通等形式,增进师资培训和交流,全市各学校与江苏74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结对友好学校。同时,在教育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及社会慈善组织的援助下,先后组织了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培训者、心理咨询健康、学科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100多项教育教学培训项目。三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全市3000多名教师均参加了全员素质提高或专项培训,参培率达100%。无论是数量、规模、规格等方面都创历史纪录。

2022-2022学年度,我们进一步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开展教师培训“网上督查”;积极探索培训合作形式,邀请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参与培训项目运作。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业务水准,较好

第9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不让一所学校落后”理念,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xx年教育系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xx年,我们全面完成了76所学校校舍的重建任务,xx年春季全市5万余生全面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学设施设备均达到xx省xx装备标准,学生生机比达9:1,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和崭新的xx教育装备,给步入后援建时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水平,省内外的单位、团体、组织、嘉宾纷纷慕名而来,参观我市学校灾后重建成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xx年3月组织全市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4月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xx的专项培训。5月组织部分学校的校长参加省级专项培训; 6月-7月将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副校长分为5批先后参加xx省教育厅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7月校级干部、教导处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儿基会组织的爱生学校理念远程培训。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援助下,务实有效地开展教导主任65人培训。10月组织我市中小学41级干部赴江苏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

二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通过提拔、轮岗、交流、调任等方式进行了70余名干部选任。截至目前,7培中心的教研培训人员到镇乡学校任职,10名城区学校的干部到镇乡学校任职,9名镇乡学校的干部到城区学校任职,2名干部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6名干部在镇乡学校之间交流。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学校干部良性流动、管理水平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队伍集体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今年我们推荐了3名教师参加xx省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把握发展方向。组织全系统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学校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坚持理想教育,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等讨论活动。

三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____教师全员培训。在郭氏基金会援助培训以及国培计划等基础上,我们除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外,还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开展教师优质课竞赛和技能比赛,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全年各级各类教师参培人数达xx余人次。

三、重视质量,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中高考成绩优异。今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1628人,三本以上上线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综合上线率达到51.66%,再次取得了总上线率和应届上线率均为xx市第一的好成绩,创我市上线率历史新高,超额完成xx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奋斗目标。我局荣获xx市普通高中xx级教学管理一等奖,xx中学与南轩中学也同时荣获了xx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全市中考a等学生共计895人,占参考人数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个百分点,稳居xx市前列。两类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计划顺利完成。

2、顺利组织全市学科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以“有效课堂研究”为中心,举行了优质课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开展了xx市初中化学教师技能大比武,优胜者代表xx赴江苏参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的好成绩;深化与江苏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双方不断互派干部和教师学习与交流;顺利组织开展了xx年特岗教师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中国学前教育学会“xxx”规划课题一等奖。在第xx届xx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取得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取得xx省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名。参加第xx届xx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取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取得xx市“xxx”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选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xx市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为推动教育发展,我们坚持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教育发展研讨会,今年的主题是“灾后教育教学重建研讨与经验交流”。

四、紧扣教育实际,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教育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各学校(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开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五好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岗位争创系列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公开工作。全系统46个党支部、1348名党员已全面完成公开。结合党员公开活动,我们在全市3400余名在职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及践行活动,扎实了开展学科竞赛和素质练兵等活动,以此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活动。教职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岗位特点,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理想为目标,以丰富和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手段为重点,立足岗位实际,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划,撰写《职业规划书》,并在学校的指导和督促下付诸实施。

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五好四强”、“五带五争”、“千百十”、“四个一”、“七个一”等党建创建活动,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助推教育科学发展的措施,推进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长效化。xx年新发展党员27名,24名预备党员转正,考察确定2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建党89周年之际,隆重举行“七一”庆祝大会,表彰了10个五好基层支部,10个优秀支部书记,10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市委表彰的优秀党组织2个,优秀党员1名。

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8.13”清平泥石流灾害和“8.19”特大暴雨中,教育系统快速反应,紧急调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连续奋战,涌现出了付润章等一批典型。仅用6天时间建成了清平板房学校,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清平学校以及全市所有学校9月1日顺利开学,xx教育经受住了考验。

五、感恩奋进,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系列主题活动,成绩斐然。

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师生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三大主题活动,师生踊跃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全市文艺汇演教育系统包揽两个一等奖,五个获奖节目参加了xx市第xx届劳模表彰会汇报演出;全市职工感恩演讲比赛,教育系统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9个,并承办了xx市“铭记党恩、感恩奋进”演讲比赛活动;全市感恩征文比赛,教师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9名,收到全市各学校精选的19学生征文,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参加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经过xx赛区、xx赛区的层层选拔,我市选送的3个节目代表xx地区参加全国比赛。

六、加强资金管理,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严格执行中、省、市关于教育收费的政策规定,巩固教育规范收费,同时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xx教育网站在规范教育收费政策宣传中的作用,使广大家长知晓、明白党和国家的教育收费政策。xx年,全市未出现一例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是加强专项审计,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行收费的公示、审计、督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和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教育重建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筑牢防治“小金库”的思想道德防线,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收集群众对“小金库”问题的反映、投诉和建议意见。到目前为止,教育系统没有发生违规设立“小金库”的现象。

七、一岗双责,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全市各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在民办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方面,因校舍未达到安全标准,我们吊销了6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关闭板房幼儿园5所;暂时停办或作临时过渡3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实施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以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继续做好信访工作和维稳工作。在群工局、涉校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局各科室通力合作,经多方努力,“5.12两周年纪念日”、“全省灾后重建xx现场会”、“涉日维稳”等特殊时段和敏感时期平稳度过,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八、建立多维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我市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社会资助为辅助、学校资助为重要补充的多维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全市4065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共计311万元。二是为本市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共有276名大学生与资助中心签订了贷款合同,申请金额达158.815万元。三是对中职贫困学生进行学费、生活费等资助。全年有1252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共计128.865万元,享受资助比例达到99.7%以上。免学费人数达288人,免学费金额达45.22万元。所有费用都已经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除此之外,还有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利乐拉伐集团、xx省总工会、xx市总工会、xx市团委等社会团体和单位对我市贫困学生设立的各项资助。

第10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为促人才工作走向更高水准,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一方面,完成对昆明市历届58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xxx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7人)的考核,并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津贴发放给考评合格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队伍中领军人物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将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2022学学年,仍然把他们上示范课或举办专题讲座的名单公布在xxx教育网上,由各基层学校看菜单点名上课或开设专题讲座,进校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目前xxx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合计127位,比第三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增加34名。第四届当中,农村教师31人,其中学科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26人,在农村任教教师所占比例较过去有较大提高。

今年,xxx中学校长何明被评为“云南省教育十大风云人物”,王国星等6人被评为“昆明市优秀教师”,窦敏等3人被评为“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杨国丽等7人被评为“昆明市骨干教师”。

(五)创新形式,开展各类教师在职培训工作

1、寒暑假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及考试。利用寒暑假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问题研究》一门课程的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全市履职晋级培训合计313人次,折合12520学时。

2、“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项目培训。2022年6月20日至8月21日组织我市100名中小学教师分4批参加培训。每一个培训班通过为期7天的培训。现在已经按照计划完成4期100人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已经掌握制作使用powerpoint,熟练使用word,会制作网页,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本项培训共完成单元作品集100份。提交的光盘包括参训教师作品及培训体会、照片集等,网上提交反馈表100份。

3、地方选修课程培训。课程分别为:数码影音作品编辑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电视片的拍摄与采集、摄影技法与实践、书法欣赏与练习、简笔画。共有147名教师参加地方选修课程的研修。

4、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认证培训。2022年12月25日至2022年5月底,xxx市举行心理咨询咨询师培训。来自xxx各中小学幼儿园的76名教师利用双休日已完成基础心理咨询学、团体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学、发展心理咨询学、变态心理咨询学、释梦在心理咨询学中的运用等内容的学习,同时还进行心理咨询学电

2022年,教育局人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教育系统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整合人才工作资源,紧抓培养,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xxx教育的发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人才工作总结

(一)以创新机制为抓手,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根据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并上报了教育局机构改革的方案,教育局内设科室6个,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和领导小组的作用,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

(二)以人才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途径,开展送教下乡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人才素质提升。

1、以“忠诚教育”____“公共服务职业道德与技术方法”培训教育活动。以“一次宣誓活动,一次红色教育活动,一次廉政教育活动,选读一本好书,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比赛,开展一次主题征文活动,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培训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公务员的政治意识,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活动效果受到人事部门的表彰奖励。

2、农村中小学干部师资培训。农村中小学干部师资培训于2022年8月10日至17日,来自xxx农村各中小学的54名教师参加第一阶段的学习,学习人员以农村一线教师为主。9月9日参加xxx市“数字教室”创新教学研讨会,听5节教学研究课,同时聆听教育部专家的现场指导。此项培训将延续到今年12月底。

3、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最后一阶段培训。2022年1月,45名校园长聆听云大教授关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的专题报告,3月举行结业典礼,45名校园长培训全部合格。

4、中小学副校长、幼儿园副园长培训。48名副校长(部分学校无副校长的由教务主任参加)参加培训,培训时间自2022年3月12日起,每月集中培训一次。到目前为止,集中学习的内容分别为: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中小学校长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影赏析、精神科见习等活动。38位教师通过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证。

5、三普”教育培训和考试。根据市“三普”教育办公室安排,组织教育系统2800余人次(除按规定免考者外)参加了外语、普通话、计算机培训和考试;

(六)注重实效,加强人才工作的考核工作

1、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根据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安排,今年春季从4月至7月开展认定工作。上半年我中心受理126人的申报材料,并根据认定工作日程,于5月8日对103名非师范学历的社会申报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了课堂实测,其中59人通过。

2、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审工作。今年我市66人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称,49人评审通过;7人申报中学二级教师职称,全部评审通过;61人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6人评审通过;38人申报小学一级教师职称,36人评审通过;14人申报小学二级教师职称,13人评审通过。另有88名师范教育类大学毕业生,通过单位和xxx教育局考核,直接取得中二及小一(或小二)任职资格。其中,有23名民办学校(园)教师取得了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

3、申报高级教师论文鉴定工作。今年,我市各校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论文鉴定共有109人,各学科论文23。已经过昆明教育局委派送往相关学校进行专家鉴定。

4、自学考试和中高考工作。顺利组织完成全国59、60次自学考试xxx考点工作(803人);按照招生考试纪律和省招办要求,顺利完成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和中考考试等工作。

5、教师在职培训检查评估工作。教育局成立了以周云生副总督学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检查领导组,由教师进修学校抽调专人共10名同志分两个小组于2022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分组对全市32所学校(含昆钢幼教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6、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和年审工作。依据《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办法》,在各校学分登记的基础上,以师训专项工作检查为契机深入每家学校为各位教师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年审。

一年来,教育局认真完成了各项人才工作任务,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工作。

5、在职教师顶岗置换培训。根据“国培计划”,12名大学生到我市中小学顶岗实习,我市6名在职教师到大学、教师培训学院进修学习。

(三)以搭建平台为载体,强化人才引进工作和人才选拔机制

不断改进选人方式,拓宽选人渠道,进一步完善了以“民主、公平、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为主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公开考试、考核、竞聘、自荐公推等方式,选拔任用优秀人才,打破了僵化的选人用人制度,推进选人用人制度的民主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1、为xxx实验学校公开招聘12个学科的新教师共24人,从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调在职在编教师37名。

2、调配16位教师到人员比较紧张的学校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继续实施昆明市级特岗教师招聘计划,经过报名、笔试、面试和体检等一系列的程序,共招聘了5个学科的10名特岗教师。

(四)以发挥作用为导向,加大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力度

第11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xx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奋力开拓,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3年教育到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的要求,积极抓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抓好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工作这两个重点。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和99%以上;采取扩容、扩班挖潜和鼓励民办高中发展及宏观调控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初中毕业生处于高峰期的困难,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超过90%;全市共有22774名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1118人,全市在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录取率仍与去年基本持平,达85.6%;另有5286名三校生被高职院校录取。狠抓了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落实,加强幼教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健全管理网络;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108%。

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从正确处理好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和量关系以及办学条件和最终办学规模的关系,实现由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条件定发展向稳定学校办学规模的转变的实际出发,在对市属各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全年共安排市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342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本科5800人,增长5.5%;高职13742人,增长5.7%;使在甬高校学生规模达到9万人。安排市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8200人,比上年增长29.13%。其中本科(含专升本)1600人,增长23.08%;专科层次计划6600人,增长30.69%;学生数将达到4万人。xx年预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

中职教育:为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仍按照职普1:1的比例进行招生,全市有33486名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上半年,通过努力,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慈溪锦堂职业中学、宁波大红鹰职校被破格认定为省一级重点职校,至目前,全市41所独立设置中职学校中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2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另外,今年我市还有选择地引进了省内外优秀普通中专学校来宁波招生,让宁波考生有更多去大中城市学习、工作的机会。

成人教育: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有152所职成校列入当地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655人,农民工岗位培训179975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1886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24813人。同时,在全市全力推进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 6月初在东钱湖成人学校召开了全市“双证制”教育现场会。至6月底,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达6291人。继鄞州、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慈溪市、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570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招收300名本科生。

2、积极做好基础教育段学校升等级的工作。上半年,由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到各直属学校及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有关学校调研,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建设的力度,着力使各学校向上一层次发展。同时,着力集中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中学,到xx年在全市建成15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2010年达到20所。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引导、指导、帮助一些未列入省等级重点中学的向省等级重点中学发展,未列入示范性学校的向示范性学校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度。

3、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191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三)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1、推进了学校现代化建设。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摸底调查,进一步推进了新一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xx年北仑区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北仑区有7所学校分别申报了

一、二类标准化学校,均获通过。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通过测算,至xx年年全市将有9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需投入资金约35亿余元。

2、加快了高教园区建设。高教园区(南区)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进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宁波诺丁汉大学于xx年4月15日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正式投入建设。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也在全面展开。3月份,经专家论证,市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并确定了宁波工程学院校区规划方案;市委徐福宁副书记、市政府成岳冲副市长就宁波工程学院的土地征用事项多次召集镇海区、江北区和市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土地征用和拆迁户的过渡房建设正在进一步落实之中。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代表在杭州签订了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和备忘录,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正式落户宁波高教园区(北区)。

3、推进了高教资源的共享。为逐步深化高教园区(南区)各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上半年继续在园区内5所院校间开展校际选修课活动,每所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各推出两门特色、精品公选课供各校学生互选,共有1972名学生进行了选课。高教园区(南区)的中心绿化带、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公共配套设施于去年年底基本建成后已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园区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另外,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实现与诺丁汉大学图书馆数字化文献的网络共享。

(四)教育创新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1、扎实推进成人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关县(市)、区进行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校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优化了成教队伍结构。上半年,慈溪崇寿镇成人学校首次向全镇中小学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了成教工作者。东钱湖成校也向社会自主招聘了11名工作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学校干事”、“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运作模式,开始确立“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办学为动力”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2、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落实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加强了年检,改进了年检办法。从2月份开始,对全市民办学校进行了年检,共有93家通过年检,1家暂时保留,对8家予以注销的学校在教育网上进行公告;对12所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审计。二是初步规范了名校办民校的行为。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对全市的名校办民校、国有转制学校等进行了全面排摸,在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方案,推进了此类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检查。目前,全市外来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我市就读义务教育的人数已达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接纳4.4万人。为保障外来工子女的安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会同消防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此类学校进行了消防和校车接送等专项检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之进行了重新清理,已有47所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还有15所正在整改之中。

3、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新课程新德育”工程,加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劳技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在城区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纳入了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考试;在全市推广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学校三级道德教育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深入实施了体育艺术新课程标准及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了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举办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七届艺术节,协同市委宣传部等组织了“百场音乐会”,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4、深入开展了创新实验活动。在全市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网站中开展了创办“十大优秀网站”活动,通过活动,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办“十大创新实验基地”活动,为全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实验平台。

(五)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1、进一步推进了“名师工程”建设。建立了以“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市名师、省特级教师、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为主要内容的五个梯次系列化的培养、评选制度;依据《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制发了《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办法(试行) 》,进一步强化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并争取进一步提高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待遇。5月下旬,成立了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动效应,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上半年,评定了首批市学科骨干202名,并进行了隆重的表彰。组织了第八届市教坛新秀的评选工作。制定了《宁波市高等学校“甬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实施办法》,招聘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校学科人才。

2、建立了以实行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精简、规范、优化、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中小学的内部机构,会同市人事局印发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方案》;在教研室等局直属单位实施了人员聘用(任)制,并规范了考核制度,今年先行推出3个教研员岗位面向社会招聘,逐步在直属单位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开展了第二次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工作,全市共有1423人申报教师资格。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研究贯彻实施《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县两级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教育系统内人事代理,逐步建立单位用人的新机制。

3、进一步强化了职评的导向机制。上半年,新制发了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评的导向。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的评估,强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测试,增加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改进了“小中高”、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的推荐办法,完善对初次定级教师的统一考核制度,并根据专业职务结构比例设置中、高级职务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报数量,对实行职称“评聘分离”的学校,适当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的名额限制;同时,对山区、海岛、经济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4、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教师“培训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逐步做到按需培训,落实了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为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针对性、实效性问题,上半年建起了宁波市教师教育网,探索教师网上培训新模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我市教育国际化,上半年,组织了24名非英语专业学科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较好地提高了这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与浙师大合作在宁波教育学院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班教学点,探索在职培养新模式。

(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加强了基层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市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作风等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直属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党员信息库系统,对11所高校、43所直属学校(单位)近9000名党员情况进行全面采集、核实及电脑输入,至6月底,党员基本信息维护基本结束;新建了高教园区图书馆党支部,完成了宁波二中等8个党支部(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按新社团的不同情况,帮助、指导、督促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筹建了宁波市教育党建网。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和当前的形势要求,健全了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季一次专题研讨、每半年一次学习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评,并对全年的教师政治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领导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拓展了“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根据《_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宣传、注重实效的要求出发,对创“三满意”活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开展了“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解难”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三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义教”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去认真教育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3、狠抓了高校稳定工作。3月份,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收发“罢餐”短信的情况,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了对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进货渠道、价格、质量、服务的管理,在源头上把好价格关,并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针对台湾“3•20”公投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的实际,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维护了“3•20”前后高校的稳定。另外,对上半年全市高校发生的多起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意外事件进行了通报,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

4、加大了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了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与《宁波日报》合作,从4月份起至8月份,每月推出一个专版,分专题介绍近几年来宁波教育的政策、创新、发展情况;在宁波电视台《交流》栏目以“中考,今年有些不一样”等为题,就老百姓比较关注的xx年中考与招生等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开展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十件大事评选和首届宣传宁波教育好新闻评选工作。对吴训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向吴训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5、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会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学生”征文活动;春节期间,市女教职委组织全市女教职工开展了“春风行动”——为民工子女学校捐书捐款活动,累计捐赠图书50000册电脑等教学设备300余台,课桌椅xx余套,捐款xx0余元。开通了教师心理热线,聘请了20余位专家担任教师心理咨询员。

(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1、深入抓好上级有关教育决策的落实。上半年,进一步抓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加强了对各县(市)、区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情况的检查;同时,组织人员到有关县(市)、区进行了调研,为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对《决定》、《意见》的贯彻落实进行检查提供了情况和检查重点。强化了教育督导工作,完成了对县(市)区xx年教育工作主要目标考核及拟定了xx年对县(市)区主要考核目标;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江北区及宁海县的省教育强县进行了评估,指导江东、北仑两区准备迎接省对第二批省教育强县的复查材料工作,督促象山县、奉化市积极做好争创省教育强县的准备工作。同时,配合省教育厅对我市8所高中段学校进行争创省等级重点中学的认定性评估。

2、加强了党风廉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深化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在修订完善责任书内容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与直属学校签订了xx年规范办学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为规范办学及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对中小学校长离任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上半年对任职在五年以上的市实验小学、教医幼儿园、宁波七中、三江中学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需要对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学院进行了财务审计;对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进行了财务年度审计。

3、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组织县(市)区分管民办教育的同志认真学习了《民办教育促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狠抓了《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起草了《宁波教育听证制度》和《宁波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逐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等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在xx年第二次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教育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机关“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局电子政务,努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推进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八)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

1、加强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在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市高校精品学科、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召开了全市高校专业设置研讨会,引导各高校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大紧缺专业的建设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经费制度,积极鼓励高校申报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立项,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有1057项,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4项,上半年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宁波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离膜材料及相关制品、组器关键技术”,宁波工程学院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预埋式无损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等项目,为宁波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推进了中职教育牵手企业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共同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全市中职学校与50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实施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在企业建立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选送了8位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了专业培训。

(九)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1、加大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为切实解决社会各界关心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学校收费管理实行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制度,坚持和健全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教育、纠风牵头,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上半年共处理投诉、转办的乱收费投诉件23件。同时,加大了师德建设的力度,在继续深化“三全”、“三让”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师在五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学习进步时、学生成绩下降时、学生做错事时、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学生身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找学生谈话的“五必谈”制度。强化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对全市大、中、小学校进行了食堂量化分级管理。

2、加大了教育帮扶工作的力度。继续在全市14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6个片(区)实施“两免一补助”教育扶植政策,对特困生、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实施减免优惠政策;并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特残教育学校中就读的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继续实施“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加强了对西藏自治区比如县的教育支持工作,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新疆班招生计划;做好与贵州对口学校的帮扶结对,落实了2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医院门诊楼建设、1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12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建设;选派了22位教师赴贵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支教,暑假期间组织12位特级教师、名教师赴贵州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讲学。加快了与江西等6省的合作,落实了教育部下达的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加快了“教育移民”的进度。

3、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在局机关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十八项”制度,提出了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在全机关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市教育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3288件,接待群众来访165人次。

4、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推动和改进“三进”工作,发动全体局机关干部、教职员工深入社区、学生家庭,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全局机关共计捐款2万余元,并于“七一”前夕,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

第12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不让一所学校落后”理念,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XX年教育系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XX年,我们全面完成了76所学校校舍的重建任务,XX年春季全市5万余名师生全面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学设施设备均达到xx省XX装备标准,学生生机比达9:1,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和崭新的xx教育装备,给步入后援建时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领先水平,省内外的单位、团体、组织、嘉宾纷纷慕名而来,参观我市学校灾后重建成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XX年3月组织全市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4月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xx的专项培训。5月组织部分学校的校长参加省级专项培训; 6月-7月将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副校长分为5批先后参加xx省教育厅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7月校级干部、教导处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儿基会组织的爱生学校理念远程培训。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援助下,务实有效地开展教导主任65人培训。10月组织我市中小学41名校级干部赴江苏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

二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通过提拔、轮岗、交流、调任等方式进行了70余名干部选任。截至目前,7名师培中心的教研培训人员到镇乡学校任职,10名城区学校的干部到镇乡学校任职,9名镇乡学校的干部到城区学校任职,2名干部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6名干部在镇乡学校之间交流。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学校干部良性流动、管理水平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队伍集体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今年我们推荐了3名教师参加xx省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把握发展方向。组织全系统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学校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坚持理想教育,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等讨论活动。

三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____教师全员培训。在郭氏基金会援助培训以及国培计划等基础上,我们除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外,还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开展教师优质课竞赛和技能比赛,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全年各级各类教师参培人数达XX余人次。

三、重视质量,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中高考成绩优异。今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1628人,三本以上上线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综合上线率达到51.66%,再次取得了总上线率和应届上线率均为xx市第一的好成绩,创我市上线率历史新高,超额完成xx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奋斗目标。我局荣获xx市普通高中XX级教学管理一等奖,xx中学与南轩中学也同时荣获了xx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全市中考a等学生共计895人,占参考人数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个百分点,稳居xx市前列。两类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计划顺利完成。

2、顺利组织全市学科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以“有效课堂研究”为中心,举行了优质课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开展了xx市初中化学教师技能大比武,优胜者代表xx赴江苏参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的好成绩;深化与江苏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双方不断互派干部和教师学习与交流;顺利组织开展了XX年特岗教师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中国学前教育学会“xxx”规划课题一等奖。在第四届xx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取得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取得xx省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名。参加第二届xx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取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取得xx市“xxx”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选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xx市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为推动教育发展,我们坚持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教育发展研讨会,今年的主题是“灾后教育教学重建研讨与经验交流”。

四、紧扣教育实际,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教育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各学校(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开承诺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五好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岗位争创系列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公开承诺工作。全系统46个党支部、1348名党员已全面完成公开承诺。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我们在全市3400余名在职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承诺及践行承诺活动,扎实了开展学科竞赛和素质练兵等活动,以此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活动。教职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岗位特点,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理想为目标,以丰富和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手段为重点,立足岗位实际,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划,撰写《职业规划书》,并在学校的指导和督促下付诸实施。

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五好四强”、“五带五争”、“千百十”、“四个一”、“七个一”等党建创建活动,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助推教育科学发展的措施,推进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长效化。XX年新发展党员27名,24名预备党员转正,考察确定2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建党89周年之际,隆重举行“七一”庆祝大会,表彰了10个五好基层支部,10个优秀支部书记,10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市委表彰的优秀党组织2个,优秀党员1名。

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8.13”清平泥石流灾害和“8.19”特大暴雨中,教育系统快速反应,紧急调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连续奋战,涌现出了付润章等一批典型。仅用6天时间建成了清平板房学校,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清平学校以及全市所有学校9月1日顺利开学,xx教育经受住了考验。

五、感恩奋进,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系列主题活动,成绩斐然。

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师生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三大主题活动,师生踊跃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全市文艺汇演教育系统包揽两个一等奖,五个获奖节目参加了xx市第五届劳模表彰会汇报演出;全市职工感恩演讲比赛,教育系统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9个,并承办了xx市“铭记党恩、感恩奋进”演讲比赛活动;全市感恩征文比赛,教师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9名,收到全市各学校精选的198篇学生征文,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参加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经过xx赛区、xx赛区的层层选拔,我市选送的3个节目代表xx地区参加全国比赛。

六、加强资金管理,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严格执行中、省、市关于教育收费的政策规定,巩固教育规范收费,同时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xx教育网站在规范教育收费政策宣传中的作用,使广大家长知晓、明白党和国家的教育收费政策。XX年,全市未出现一例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是加强专项审计,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行收费的公示、审计、督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和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教育重建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筑牢防治“小金库”的思想道德防线,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收集群众对“小金库”问题的反映、投诉和建议意见。到目前为止,教育系统没有发生违规设立“小金库”的现象。

七、一岗双责,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全市各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在民办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方面,因校舍未达到安全标准,我们吊销了6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关闭板房幼儿园5所;暂时停办或作临时过渡3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实施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以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继续做好信访工作和维稳工作。在群工局、涉校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局各科室通力合作,经多方努力,“5.12两周年纪念日”、“全省灾后重建xx现场会”、“涉日维稳”等特殊时段和敏感时期平稳度过,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八、建立多维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我市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社会资助为辅助、学校资助为重要补充的多维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全市4065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共计311万元。二是为本市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共有276名大学生与资助中心签订了贷款合同,申请金额达158.815万元。三是对中职贫困学生进行学费、生活费等资助。全年有1252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共计128.865万元,享受资助比例达到99.7%以上。免学费人数达288人,免学费金额达45.22万元。所有费用都已经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除此之外,还有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利乐拉伐集团、xx省总工会、xx市总工会、xx市团委等社会团体和单位对我市贫困学生设立的各项资助。

灾后重建为xx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们将更加注重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创先争优,努力跻身省市教育强县之列,推动xx教育后援建时期快速发展。

第13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2年工作计划,供大家阅读参考

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 进一步做好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任务;实施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班班通”。(基教科、法规科、计财科、装备中心)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全省平均水平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深入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艺2+1项目;稳步实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干科、团委、关工委、基教科、体卫艺科、职成教科、计财科、教科所)

三、 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45所,新增教师532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争创市级一类幼儿园1-2所。(基教科、人事科、计财科)

四、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工作。加大中职招生工作力度,确保高中阶段职普协调发展。深化中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职成教科、计财科、基教科、考试院)

五、 加快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蚌埠二中新校区、特教中心新校区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计财科、基教科)

六、 完成市教育城域网的整体架构规划,建设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电教馆)

七、 深入推进“双名工程”建设,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完成各级各类培训10000人次。继续实施教育管理干部的三级双向交流挂职模式。(组干科、人事科、计财科、教科所)

八、 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贫困大学生救助标准,每人一次性救助不低于3000元,对困难家庭学龄前儿童入园每人每学期资助600元,保证各项助学资金及时准确发放。(计财科、结算中心)

九、 完成2022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督导室及相关科室)

十、 加强教育收费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大教育收费监督检查力度。(监察室、计财科)

十一、 全省教育发展考核达平均水平以上。(相关科室)

十二、 生均能耗下降2.2%。(计财科及相关科室)

第14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和省市2022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一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以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学发展为要求,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细化发展措施,实现了阶段性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市教育的优质均衡、科学和谐发展。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集中整治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成效

1.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活动。做好了十八大期间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分赴十二个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了蹲点工作。组织机关干部收听收看了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举办了十八大会议精神专题辅导课,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施意见》,督促全市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增强执行力。全面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班级、进宿舍、进课程、进头脑,在教育系统内掀起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热潮。

2、深化集中整治活动效果。健全领导机构,抓好思想发动,营造宣传氛围。广泛发动群众,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加大督查力度,狠抓整治活动实效。加大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管,明确'十个严禁'和'八措施'、'七机制'内容,规范了中小学教师的师德行为,解决教师从教不廉等突出问题。加强师德考核,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机关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消除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的衙门作风,提升了机关人员的服务水平,塑造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新形象。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改善。

3.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点评和群众评议,市教育局报送的优秀成果获省委教育工委表彰。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做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模范党员,真正使活动创出先进、争出优秀。抓好了党风廉政工作,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清风养性》廉政教材编写工作。

4、加大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一是确定了治理教育乱收费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专项治理的范围和重点内容、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以及工作要求,治理重点和工作分工,做到了专项治理工作层层分解任务,确保了活动赶得上

进度、掐的准时间、抓得出成效。二是加大的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共收缴乱收费311万元,处分人员52人,其中党政处分25人,净化了教育环境。三是抓好督查督办,多次组织了明察暗访督查组分赴各级各类学校。对查出的问题一一督办并整改到位。四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注重对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对上级部门交办的教育乱收费信访件,及时调查处理,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

5.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深化《工作规程》执行力度,实行岗位监督机制。建立来访接待制度,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开展'下基层,进学校'活动,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关注教育热点难点等教育民生重大问题,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办理好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在措施的制定,政策制定的调研、大型活动的组织,传达领导指示,反馈各种信息,各部门工作协调和督查落实,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证了全局上下政令畅通。全年在保障政令顺畅上没有出现重大失误行为。

二、统筹协调,促进各类教育整体发展。

(一)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发展

1.全面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是按要求做好了校舍改建类项目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管理,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推进会,部署学前教育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学前教育项目设备设施配备工作。二是做好了__县、__县迎接省教育厅督导评估工作。做好幼儿园评估工作,共有3所申报省级示范园评估(__县幼儿园、__县阳光花城幼儿园、__县聪明岛幼儿园)接受省教育厅过程督导。三是加强了学前教育办学管理,开展了'健康、快乐、发展'主题活动;组织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四是组织了三次幼儿园园长和业务骨干培训考察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五是组织了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活动,基本完成了学前教育有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六是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__市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并促成尽快下发。

2.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一是巩固了'两基'成果。督促、指导县(市、区)进一步调整了城乡中小学规划布局,合理设置义务教育学校网点。认真落实'保学控辍'双线承包责任制,努力提高了小学、初中入学率,控制了辍学率。2022年我局获得了国务院表彰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二是推动了均衡发展。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出台的《__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进行了多次整改(教学装备类项目4年、校舍改造类项目6年)。启动了2022年度教学装备类项目采购工作。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和实施工作。积极落实《江西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城区小学、初中网点继续增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义务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大班额现象得到新的治理。指导了县、校做好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工作,要求生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严格控制借读现象;推动了全市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确保了全部接收。三是以民办教育促进均衡教育发展。将万年县民办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向全市推广,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3.全面加强了普通高中管理工作。一是落实全市普通高中会议精神,督促、指导各地、各校加强普通高中工作。二是科学制定了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全市44820名,充分发挥招生计划的调控作用。三是推进了普通高中学籍信息化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2022级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建档工作。四是加强了接受省教育厅评估的学校市一中、__县中的指导,三所学校接受了省教育厅的正式评估,反应良好。同时,对去年评为基本合格的__中学进行了指导。五是继续开展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完成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审核。六是以政府名义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学校发展的若干意见》草案并征求了广泛意见,起草了《民办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并准备开始实施。七是高考成绩得以显着提升。2022年__市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37432人,其中:文史类考生15007人、理工类考生22169人、高职222人、少年班34人。比上年减少1326人,同比减少3.42%。占全省13.90%。尽管今年报考人数减少,但全市高考再创佳绩:三本上线人数19939人,上线率52.8%,高出省上线率0.2个百分点,其中:提前批次录取本科考生1721人,一本批次录取2710人,二本批次录取6786人,三本批次录取5970人,高职高专批次录取15034人。全市共录取考生32221人,录取率达86.08%。

4.加快了中小学校校舍改造步伐。一年来共完成校建资金投入6.78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5.6亿元,新(改扩)建、维修校舍面积55.3万平方米,其中新(改扩)建校舍面积46.8万平方米,维修校舍面积8.5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5.5万平方米,拆除d类危房17万平方米,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为:一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全面完成。三年来校安工程完成投资11.21亿元,新建校舍87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98.65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严峻形势得到极大缓解。二是学前教育快速推进。改造增设村完小及教学点附属幼儿园873个,新建乡镇幼儿园24个。三是教师周转用房全面推进。__县、万年县、__县及__市已完成教师周转宿舍建设954套。四是农村初中二期顺利实施。一年来完成投资5175万元,新建学生宿舍及食堂等配套校舍4.3万平方米,为1万多名农村初中学生提供了食宿条件。五是薄弱学校稳步达标。2022年薄弱学校完成投资3.2亿元,为67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六是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全面开工建设。2022年批复的__区、__县、__市、__县、__县及开发区教育园区全面开工建设。

5.推进了民生工程。2022年,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两项民生工程,省政府下达我市补助指标是102万人,实际完成补助指标106.29万人,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104.21%;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补助,省政府下达我市补助指标是76500人,实际完成补助指标92023人,完成省政府指标120.29%;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助学金补助,省政府下达我市补助指标是21500人,实际完成补助指标21817人,完成省政府指标的101.47%;中等职业教育资助,省政府下达补助指标是12000人,因省财政补助经费刚下达,正在审核落实中。考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省政府下达我市补助指标是2650人,实际完成2812人,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指标的106.1%

6.全面开展了素质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有利时机,开展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组织读书、征文、演讲、讲座等活动。二是召开了素质教育现场会。开展了'素质教育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了'与雷锋同行,树时代新风'系列活动(读好书、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组织了'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活动,参加了省教育厅讲故事、演讲比赛;组织上报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部署'暑期读一本好书'活动。三是开展了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的评估,共评出15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继续开展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四是加强了班主任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和2022-2022学年优秀中小学班主任评选活动,并组队参加全省比赛。五是开展了2022-2022学年度全省、全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六是进一步开展了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了全市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组队参加了全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七是督促和指导有关县(市、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对所有已建成的活动中心进行了工作检查。落实了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计划,并开展了检查活动。八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了学生体育运动会,开展了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才艺大赛和艺术教育论文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职业教育发展稳步推进

1.努力抓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市教育局出台了'划定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中考分数低于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必须分流到中职学校就读,全市所有公、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录取'的政策。为中职学校招生留下了足够的生源空间。2022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达16225人,基本完成了省厅下达的计划任务。

2.注重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各项技能竞赛获佳绩。__茶叶学校代表参加江西省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共派出的8名选手荣获扁形茶制作比赛一等奖1人、青茶、红茶制作比赛二等奖各2人、卷曲形茶制作比赛三等奖2人,列全国29支参赛队之首。我市参加全省中职学校第九届技能竞赛节,共获得个人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7个,并有22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组织进行了2022年全市职业高中(职业中专)1-2年级学生文化课抽测,均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3.加强示范学校建设,探索中职教育发展新思路。迎接省教育厅对我市__县职业中专学校和__电子工业学校省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复评工作。推荐__市中等专业学校为2022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学校,并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估认定。召开了全市2022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暨专家报告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职业教育知名专家王军伟先生莅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题为'中等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探索'的精彩讲座。

4.加快中职学校硬软件建设。申报了2022年中央、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9个。8所中职学校进行了申报2022年中职学校省级精品专业。组织安排了我市13所中职学校2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组织安排我市18所中职学校5名校长和60名教师参加省级校长培训和省级'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培训。推荐评选了33名中职学生为省级'三好学生'、13名中职学生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推荐了3名江西省中职学校优秀校长。

5.做好了中职学校发展的帮扶与推进工作。积极做好__茶校整体搬迁指导、服务工作。组成工作组进驻__职院,帮助、指导__职院疏理问题、反思过去,做好整改工作,促进__职校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科学推进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1)明确了人才发展职责任务。贯彻落实了全市组织部长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细化分解教育人才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协助市人才办做好了'信江英才866工程'、'市政府特出贡献人才'、'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的推荐和评审工作。

(2)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认真抓好了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工作,加强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了的'江西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推荐工作,开展了'__市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了'江西省师德师风示范校'的创评活动。制作了《三清师魂》宣传画册,大力宣传了优秀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3)完善了教师补充机制。以幼儿教师培养为重点,做好了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全市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37名;加强了'特岗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招聘特岗教师940名,指导四个设岗县做好了三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入编工作;落实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录用'免费师范毕业生'56名;继续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落实定向培养计划656名。

(4)服务重点工程进一步做好市直学校教师引进工作。按照《__中学组建方案》和《__市'十二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认真落实__中学教师编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好了__中学等市直学校教师招聘引进工作,市直属高中学校引进硕士研究生38名。

(5)开展了评先表彰活动。做好了'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优秀校长'的推荐、考核、公示和材料上报工作;与江西日报社大江网联合开展了'__市十佳中小学校长'的评选表彰工作。

(6)加强了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了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试点工作,目前我市有一大批中小学校长通过竞争性选拔走上了工作岗位,同时各地通过考试择优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库;二是各地出台了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管理的相关文件,市教育局落实了市直学校中层干部任前备案制度,__县教育局制定了校长问责处理办法。

2.实施'名师工程'建设

(1)开展了教育人才递进培养工作。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按照'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四个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层次进行培养,形成了互相衔接、梯次上升的教育人才结构。

(2)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解决了名师的部分教科研经费,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__、__、__等地'名师工程'建设正扎实推进。

(3)做好了'__教育讲师团'的送教下乡等工作。一是及时补充和调整了教育讲师团组成人员;二是确定了今年'送教下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是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等方面内容;三是开展了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

3.不断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贯彻落实了新发布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加强了教师能力建设。一是加强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指导县(市、区)开展教育部新一轮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申报工作,__县教师进修学校创评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工作受到省考评组的好评并上报教育部审批;二是做好了中小学校长任职和提高培训工作,市、县两级认真办好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三是组织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和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四是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做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工作。

4.稳定了教师队伍

全力做好了春节期间、'两会'期间、'十八大'期间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进行了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身份的核定工作。做好了一系列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的发放、农村教师周转房和食堂建设规划项目等保障教师待遇工作。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首次在中小学教师职务中设置了正高级教师职务,有效地化解了评聘矛盾,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5.做好了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

(1)开展了校长培训。全年共选送211名校长(园长)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131名校长参加了省市校长资格培训。完成了'家校合作-中小学校长'暑期培训,400余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

(2)实施'国培计划'。276名、420名骨干教师分别参加了教育部、省厅组织的'国培计划'培训。'国培计划--置换顶岗'项目县共选派了38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江西师大参加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225名中小学教师、1300名幼儿教师和400名'特岗教师'分别参加了省级'国培计划'培训。

(3)实施了远程培训。共有52639名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其中参加上网学习的教师达38977人,占参训教师的65%。采取过渡方式学习的13662人。2022年全市共培训各类教师达7万人次,培训形式更加灵活,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为突出。

(4)教师才艺比赛获佳绩。选送4个节目参加'园丁之光'全省中小学教师才艺选拔赛,其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个一等奖节目参加了2022年全省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

(四)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校园平安、师生安全。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年初市教育局就学校安稳工作对局机关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进行了责任分工,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签订了2022年至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及学校综治工作责任书。签订了十八大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安保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书,明确教育局党政一把手、主管领导和其他领导工作职责,实行'一岗双责'。同时,各中小学、幼儿园也明确了校(园)级、环节干部和教职工的责任,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确保教育系统安定

狠抓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组织了全市102万中小学参加全省优德杯安全知识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消防、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了多样式宣传活动、比赛和满意度工作调查。狠抓日常管理。加强门卫管理,健全完善了治安巡逻和昼夜值班制度,实行外来人员盘查登记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有领导带岗、教师值班,保证24小时有人。坚持了班级点名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实施安全事故即报制度。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安全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强化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日常自查整改制度,形成了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的良好局面。狠抓预案演练。各学校先后建立健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多种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治理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组织的综治工作明查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就有16次之多,检查学校近千余所,下发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抄告单11件,编写集中整治工作简报8期。各县(市、区)下发的安全隐患整改通报23件,涉及216所学校。

3.突出重点,整建并重,全力创建平安校园

始终把排查矛盾纠纷、信访热点、学校安全作为保持教育系统稳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今年受理上级有关部门批转和群众来信来访521件,163人次,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各类信访上访问题都及时处理。特别是多次妥善处理好民办代课教师赴省上访的维稳等问题。为全市的社会政治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大平安校园示范校创建。创建平安校园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校内创建与周边环境整治相结合;平安校园建设与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相结合;集中建设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并以今年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首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的评选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自查,使平安校园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共享平安校园创建的浓厚氛围。今年我市有41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示范校。

四、协调各项工作,助推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1.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启动了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组织了有关单位到__市、__市考察,召开了动员大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宣传,编写了一系列材料,落实市语委办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新的办公、测试场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材料,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2月,接受了省政府、省语委的正式评估,迎评工作受到充分肯定,为顺利通过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2.督导工作保障有力。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2022年工作要求,指导好__、__、__等三县政府认真做好接受省政府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和组织市督学对三县政府接受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市级复查。今年5月迎接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三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并顺利通过。通过督导评估,对督促县级人民政府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县各类教育事业整体取得进步。

加强了督学队伍的建设。对市督学进行了换届,新聘了四十二位督学和九位特约督学。新一届督学队伍的加强,为确保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招考工作出新出色。高校招考以'三零二心'的工作目标,坚持了'四严四不松',落实了'五不'原则,践行了'四句话',让市、县两级招考办工作人员眼里有方向、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通过免费印发了《考试指南》、畅通'高考直通车'、送考下县进校、举办'诚信立考'教育活动,加强高考政策宣传,端正考风考纪等工作,给予了考生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考务的规则公平,招考办被评为全省招考先进单位。中等学校招考通过政策宣传,免费印制《公开信》和《考试指南》,举办中招现场咨询会,扩大均衡招生计划比例,简化中考时间和考试形式,改革普通高中录取办法,进一步端正了考风考纪,提高了中招工作的效率和公信度。

4.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通过调研视导、教学视导、送教活动、打造名师队伍和引导成果物化,加强了专业引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配合省里开展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征文评选活动,7论文参评,获国家三等奖(全省,设区市仅__市有),省级奖1(全省6),占全省的15.9%,市级奖5;配合省里开展了'第二届新课改校长课程领导力'征文评选活动,12论文参评,遴选2优秀作品送省参评(尚未公布结果);配合省里组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活动,遴选优秀教案50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10个送省参评(尚未公布结果);开展了课例、课件、教学用具评选活动,98(件)参评,较去年增加11(件)。根据江西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精神,我们组织对十二个县市区的教研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通过督查,促进了各县市区教研工作上台阶。

5.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得到均衡发展。制定了全市'义教薄弱'教学设备类项目建设规划。组织实施了全市'2022年薄改'教学设备类项目采购工作,全市总计实施项目采购资金达10268万元。做好了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统筹和管理使用工作,有9个县实行了统筹公用经费比例10%、3个县统筹比例达到了15%,全市全年应统筹经费4500余万元,已统筹到位并投入项目建设使用资金3900余万元。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设督查工作,有10所学校接受了全省专项督导检查。组织开展了'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全年又有30所学校立项了省级研究课题,有10所学校参加了全省中期评估。组织参加了全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机器人、英语听力、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设计和综合实践活动竞赛和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应用优质课评选、'班班通'应用赛课、说课活动等八项竞赛评比活动,共荣获了全国和全省奖项257个,其中获全省一等奖41个、二等奖80个、三等奖133个,获全国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组织了全市28441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全员再培训,通过网络培训考核,合格人数达22850人。组织申报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和'江西省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__县被教育部确立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__市一小被确立为'江西省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

5.强化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创建教工之家,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各级各类学校教代会的规范有序召开和校务公开的实效。教育工会连续三年组织县教育工会主席和直属学校工会主席进行循环交叉督促检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建设。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创建教工之家。建立了教师健康体检制度和教职工互助金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积极开展创建教工之家活动。开展争先创优、技能竞赛活动,提升职业素质。今年教师节,又评选出222名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提请市委、市政府表彰,并在媒体上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活动。举办了我市首届班主任技能竞赛,邀请了知名专家作师德报告,激发了广大教师图强思进,奋发向上的内驱力,极大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职业素养。

6.信息宣传工作成效显着。一是以《__教育》作为我市教育宣传主阵地,传播教育政策资讯、交流校长工作经验,介绍教师崇教尚学心得,展示自我风采。今年共采编10期,取得了较好宣传实效。二是通过新闻媒介积极宣传教育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一年来,我们与江西日报、中国教育报、__电视台、__日报、江西教育等媒介合作,有力地宣传了我市教育。三是通过__教育网和政府教育网开展政务信息公开,让社会了解教育动向,掌握教育政策,理解并支持教育(获全市电子政务先进单位)。四是认真编制《__年鉴(教育)》,全面系统地宣传上一年的工作成效(获《__年鉴》先进单位)。

7.大中专学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到位,学生

勤工俭学工作有序开展。继续配合做好'三支一扶'工作。2022年全市共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378名。举办了'支教'大学生志愿者岗前培训班,培训支教大学生志愿者130余名。接收2022年毕业生档案约9000余份,办理提前调档近700份,办理毕业生报到、改派6000余份。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得到加强。我市现有162所农村学校建立了劳动实践场所,共接纳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13万9千余人次。加强了教育行业风险管理。今年,我市校(园)方责任保险继续保持公立学校参保率100%;各类民办学校积极主动要求参保的良好态势,参保率达85%以上。

五、2022年重点工作

(一)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切实实施好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开好202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

(二)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深入贯彻实施《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继续开展《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继续推动《__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开展督查工作。指导各地审慎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

2.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安排,明年指导好__市、万年县政府接受省政府对县市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

3.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督促各地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达标。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与校建办、电教馆一起开展督查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执行小学、初中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办好每一所学校;严格执行班额标准,建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生源分配、直接调控辖区学校班级数和班额的制度,继续促使大班额数下降;严格控制借读人数;进一步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确保全部接收。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不得进行入学考试或变相入学考试。

5.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督促落实帮扶方案,及时总结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扩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受援方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继续开展城区扩充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城区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

6.抓好特殊教育。办好__市特殊教育学校,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督促、指导__、__、__、__、__、__、__等县办好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关学校要做好三类残疾少儿随班就读工作,着力提高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协同残联部门开展爱心助残活动。

7.做好教育民生工程有关工作。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做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工作。同时,做好普通高中学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政府助学金、中职助学金和高考入学贫困生资助金发放工作。继续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

(三)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1.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促、指导各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尤其要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项目、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等。

2.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以及省教育厅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市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3.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提高保教质量。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做好省级示范园复评工作,评估3-4所市级示范园。开展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切实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四)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1.继续抓好全市高中工作会议落实工作。督促县(市、区)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要求,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1%,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统筹管理普通高中,推进学校总数进一步减少、校均人数进一步增加。

2.开展普通高中评估。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省级综合评估、市级教学评估、校级自我评估的科学评估体系。指导和督促普通高中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做好特色项目试验工作。加强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改进教学管理,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内涵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启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维护学生利益。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充分利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有利时机,开展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组织读书、征文、演讲、讲座等活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咨询师作用,新建一批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评选一批达标心理咨询室。

2.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督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强化依法依规办学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加强学校设立、撤并的审批管理。继续治理违规补课现象,规范收费行为,继续严肃招生纪律,严禁违规招生,严格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

3.继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继续指导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开展亲情热线,组织定期研究,实施结对帮扶、家校联系,进行激励表彰,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4.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适时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重点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游泳溺水、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等。组织一次中小学安全教育课评比活动。

5.积极开展综合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启动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指导和督促__区、万年县、__县、__县、__市、__县、__县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正常的教育活动;指导和督促__县、__县、__县加快建设步伐。组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新建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开展劳动教育。

(六)切实加强教研、教改水平。

以促进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加强专业引领和教学教研水平。

(七)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1.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二期规划。努力完成中小学校舍重建面积40万平方米,改造b、c级危房25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建教师周转宿舍600套。全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工程。新建乡镇幼儿园20个。进一步完善农村初中食宿条件。为28所农村初中改善食宿条件。

2.加快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12个县(市、区)及__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区教育资源明显增加,'大班额及择校'问题大大缓解。

3.基本完成__市青少年示范性实践基地建设。

(八)加快推进职业教育

1.加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的建设。全市每一个中职学校都要确立1-2个和社会急需、就业形势好、与我市主导产业相衔接、与工业园区企业相对接的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并且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造并形成各自学校的品牌。

2.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与我市工业园区企业的对接。要与市内经济开发区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每所学校要与2-3家企业建立相对稳固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定点实习以及推荐毕业生到园区企业就业的关系,并积极建立校企交流,形成提前谋划,优势互补,良好合作的基础。

3.加强自身条件建设。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中职学校的办学行为。积极选派中职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切实提升职业学校实践实训课质量提供师资保障。加大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实行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努力改善我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4.加大招生力度。2022年努力完成全市中职招生1.8万人的目标任务。

(九)优化发展民办教育

1.创设民办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制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清理整顿办学环境。大力宣传和展示优秀民办学校的办学事迹和办学成果。

2.大力推进民办基础教育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方案,做好2-3个县试点工作。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外地民办基础教育管理改革成功经验,启发与指导我市民办基础教育管理改革工作。

3.着力打造优质品牌民办教育。大力引导民办学校加大投入,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强民办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加快推进优质品牌民办学校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品牌民办教育。召开优质民办学校建设现场会。

4.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加强培训,提高举办者管理素质。加大对民办学校财务、资产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学费和政府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和审计。切实做好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依法办学情况的年度检查。

5、加强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2022年,尤其要做好对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定贯彻落实《__市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以及民办幼儿园准办标准和审批办法。

(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制作好《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风采》大型画册,进一步做好《三清师魂》宣传活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认真抓好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工作;开展'__市十佳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2、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做好中小学教师编制新一轮核编工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考虑农村教学点的现状、村完小小班额的实际、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的需要、学校保安人员的配备等因素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二是根据国家出台的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三是按照《__市'十二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解决好高中教师编制问题。

3、抓好新教师补充工作。一是及时补充新高中教师,尤其是做好__中学等市直学校的教师招聘补充工作;二是进一步实施'特岗计划';三是继续抓好'定向培养'工作;四是做好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教师工作。

4、加强名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教育人才递进培养工作。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按照'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四个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层次进行培养,形成互相衔接、梯次上升的教育人才结构,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建立名师工作室,解决好名师的教科研经费,加大'教育讲师团'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的力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5、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抓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和不足,提出完善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抓好体制改革试点工作(__县)。

6、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维护教师队伍稳定。一是加强督查,督促各地抓好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分配工作;二是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的发放工作;三是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和食堂建设规划项目,(www.koomao.com)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是落实省政府有关政策,妥善解决离岗退养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

7、强化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工作,配合省教育厅实施好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示范校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8、加强教育干部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干部队伍,举办一期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和提高培训班,做好教育讲师团送教(送培)下乡(下校)工作。

(十一)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重要时节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积极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等敏感时节以及节假日等为重点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维护师生切身利益,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切实加强校园管理,有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

2.进一步完善预防处置机制,健全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和健全学校应急管理机制,深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模式创新

3.大力推进'三个平台'(江西省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平台、江西省校内上网场所监控平台和江西省教育厅信访工作平台)建设,深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手段创新。

4.继续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和平安校园创建,深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内容创新。

第15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各位专家三天以来,不畏炎热、不辞劳苦地深入课堂听课,仔细翻阅档案资料,贴近师生访谈调查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表示深深的敬意!你们的工作热忱、敬业精神、渊博学识和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各位专家从徐闻中学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办好优质高中教育,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指出了徐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坚信,通过这次专家评估,将极大地推进徐中各方面地工作向前发展,同时也必将对本地整体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我对这次评估工作作个表态:

第一,始终把这次创建评估作为徐中提档升级的新起点,坚持抓反复、反复抓,在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我们深知,尽管学校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但专家们对徐中的评价较高,肯定较多,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表扬当起点,把鼓励当动力,在“巩固、发展、创新”上花气力,从思想和行动上创建一所名符其实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第二,针对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联合制定整改方案,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专家们提的这些意见,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市教育局将会同徐中,在徐闻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整理,制定对策,逐一整改。重点要解决好办学理念有待进一步创新的问题、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的问题、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的问题、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通过一个时期的整改,真正达到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校园环境、精湛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

第三,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全力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在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现在,困扰徐中发展有二个瓶劲问题:一是债务化解难的问题,二是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为此,一方面,徐闻中学要挖潜增收,开源节流;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争取领导重视,争取上级政策扶持,为徐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徐闻中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全体徐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与各级领导、专家的重视支持分不开的。同样我坚信,有各位领导、专家的重视、关心、支持,有徐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徐闻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最后,我诚恳地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来徐闻指导工作。由于条件有限,如接待不周敬请原谅。

第16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

团委和有关部门深入到局系统各志愿服务站点检查工作、解决问题,慰问志愿者。10月8日,联合全市12个区、县级市教育部门,在全市教育系统共同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之微笑使者志愿服务全民行动日活动,活动得到了羊城晚报、xxx日报、xxx电视台等媒体的大篇幅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和社会效应。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市司法职业学校、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市商贸职业学校2000多名志愿者直接参与到亚运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了亚运期间3个城市志愿服务一级站点、1个二级站点、近20个路口或公交车站、1条公交线路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局团委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成为亚组委志愿者部注册志愿者团队,并在xxx青年报社热线电话值班接听志愿者电话,帮助志愿者舒缓压力,以更好的心理咨询状态投入到亚运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参与做好市教育系统文明观众组织工作,将组织学生观看亚运会、亚残运会比赛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

二、扎实推进各项亚运主题活动,掀起宣传亚运、服务亚运、支持亚运的热潮

我局团委按照全市“迎接亚运会,当好东道主、创造新生活”主题活动的整体部署,结合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组织开展了“亚运年,我想说……xxx市第七届中小学生书信节”,提升青少年亚运主人翁意识。本届书信节投放范围创历年新高,全市共发动70多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书信节活动,是历届活动发动学生数量最多的一届,也是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一届,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并得到了黄华华省长、万庆良市长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黄华华省长专门给市教育局回信,要求转达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中小学生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以及高度关注、积极参与亚运意识的充分肯定,并指出同学们的市民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精神正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所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动力之所在。万庆良市长也就此发表公开信,倡议广大中小学生“站在新的起点,全力以赴迎接亚运会,把本届亚运会办成一届体现中国特色、广东风格、xxx风采的体育文化盛会”。在推进书信节的基础上,继续与市邮政局深化合作,精心挑选了20所学校成立校园邮局社团,进一步拓宽学校社团工作形式和合作路径。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十六篇)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扩充资源、提升品质、以生为本、深化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规划引领,注重项目跟进,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教育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并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投入8.2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市教育局范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四)(十六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四)(十六篇)96人关注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决策部署,以“和谐教育·幸福师生”为核心价值,以统筹兼顾为 ...[更多]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三)(十六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三)(十六篇)87人关注

    20xx年度,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落实新xx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的要求,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大局,高举教育现代化 ...[更多]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十六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七)(十六篇)82人关注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扩充资源、提升品质、以生为本、深化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规划引领,注重项目跟进,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教育 ...[更多]

  • **市教育局****年工作总结(十六篇)
  • **市教育局****年工作总结(十六篇)82人关注

    ****年是**教育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创新工作机制,保持协调发展,建立多元统筹,提升教育能力”的工作思 ...[更多]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二)(十六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二)(十六篇)80人关注

    一、整合资源促公平,逐步提高办学条件现代化水平(一)校安工程按要求如期完成。今年是校安工程收官之年,在市校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省厅要求和校安工程实施情况 ...[更多]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五)(十六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五)(十六篇)72人关注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 ...[更多]

  • 2023年xxx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三篇)
  • 2023年xxx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三篇)72人关注

    堡垒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年新发展预备党员35人,新增省优秀******员1人,泰州市“党员先锋岗”1个。教育行风更为好转。深入推进“四无”学校 ...[更多]

  •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十六篇)
  •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十六篇)70人关注

    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 ...[更多]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六)(十六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六)(十六篇)68人关注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都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更多]

  • 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三篇)
  • 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三篇)63人关注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都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更多]